唐宪宗算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帝王了,虽然因为过于强硬而没有收到一个好名声,但是不得不说在他的努力之下,唐朝由病入膏肓又渐渐好转,中央也是逐渐的收回权利,势力也和节度使分庭抗礼,而如果继续推行政策的话,再次实现中央集权也不远。但是大唐注定路不远,宪宗因为沉迷于长生,所以一直服用丹药,完全没记住先前的案例,这样一来,炼制的毒素也就被他摄入体内,很快就暴毙而亡。在失去了宪宗这个强大人物的把持之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又陷入了敏感的局面。
辉煌的时代过后,穆宗登上了宝座,但是此时的节度使们虽然表面效忠于唐朝中央,但是背地里仍然是我行我素,也因为没有受到来自于中央的约束,所以唐朝对地方节度使的管控力也越来越脆弱,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削藩就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趁着此时中央的力量还比较强大,因此,将地方节度使一网打击也未尝不可。但是具备优势力量的唐穆宗却把这件事情搞砸了,从而导致唐朝在此后的日子里不得脱身,最终沉沦在历史之中。
穆宗时期任用了两个宰相,一个是段文昌,一个是萧侥,两人虽然非常的有才学,但多是纸上谈兵的书生,虽然他们也知道削藩迫在眉睫,但是他们施行的政策往往是既合理,但同时又不合理,这直接将大唐拍死了。他两人认为天下已经太平,各地也不用再驻扎多余的军队,所以就想到了一个“消兵”的政策,这样一来,随着军队数量的减少,地方节度使的实力势必会有一定的削弱,从而达到一种间接削藩的效果。
这一招虽然看起来非常的高明,但是却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而且还是没有被人发现的。唐朝的军队的征收比率还是非常适当的。如果贸然削去部分军队,那么这些离开军队的士兵们又如何为生呢?朝廷让他们离开军队,但是又不给他们指明后续生活的道路,这就让很多的将士失去了生活来源,没有活路的士兵自然就会落草为寇,靠着打家劫舍来维持生计,这样一来,社会非但没能稳定,反而还加剧动荡了。而且这也不治本,虽然节度使领导的士兵数量减少,但是一旦战争需要,又是召之即来。
第二条建议就是频繁的将节度使互相调换,这样一来能够让这些节度使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让他们进入不熟悉的统治环境中,从而达到约束他们的目的。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情况,所有调任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即便投机取巧的政治手段行不通,军事上中央还是能够技压一筹的,不过军事上的优势又被穆总葬送了。
穆宗时期官军对河北藩镇进行大规模进攻,当时的征讨大军由裴度和李光颜两人率领,但是在裴度走后,朝廷就失去了主心骨。裴度本来是难得的大将,但是因为元稹一度破坏他的军事方略,才使的讨伐的过程越来越不顺利,本来元稹以为他自己有能力平定河北,但是宦官的力量又让他无所适从,所以很快整个进攻全部流产。本来节度使因为对宪宗的强硬政策有心理阴影,从而对中央也非常的敬畏,不过经过穆宗这么一闹腾,中央和地方的实力差就被拉开了,那些节度使的敬畏之心也全无,从而更加肆无忌惮的你争我夺,宪宗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盛世又付水东流了。
注:图片来源网络,与本文和本人无关,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