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婚俗方面的禁忌,一旦违反了这些禁忌,不仅会给自己惹来很多麻烦,甚至还会对子孙后代有不良影响。
古人讲“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说的就是有关婚姻方面的禁忌,蕃是繁盛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同姓男女不能通婚,否则子孙后代不会繁盛。
很多人看到这句俗语之后,可能都会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同姓人不能结婚呢?这本根不符合常理。
深挖这句俗语背后的含义之后,就会发现强调的,并不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同姓婚姻,而是说同宗同族的近亲婚姻,这样理解就解释的通了。
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这句俗语出自《左传》,“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说的是晋文公重耳的故事。
从这段话中可以得知,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同姓不能通婚的习俗。并且这种习俗也是,继承于更久远的时代。
在原始部落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人们为了争夺食物和地盘,会经常发生小规模争斗。
胜利的一方可以肆意侵略战败部落,比如,可以将男人当做奴隶,从事一些较重的体力劳动或上战场。
而抢来的女人除了做奴婢之外,还会被部落中的强者占有。为他们生儿育女,这样就可以使子孙茂盛繁衍。
这其实也是一个部落走向强大的手段,而抢来的牛、羊、马等牲畜,则会成为耕地的工具。事实上就算是部落内部,有时也会因为争权夺利或抢女人,而大打出手。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部族力量被削弱,所以才会禁止在本族内抢女人。进而演化成为了禁止同姓同宗结婚。
实际上随着文明时代到来,这种所谓的同姓不通婚,逐渐变成了大家熟知的近亲不能结婚。
据《晋语》记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故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灭姓。是故娶妻避同姓,畏乱灾也”。
这其实就是再一次重申了,同姓男女不能结婚的婚俗。一般认为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同姓不婚”的规定。
但自秦汉以后,姓与氏混为一谈,这个规定就就被逐渐淡化了。但是按照古代婚俗来看,“同姓”后来多代指同宗同族,所以同姓不婚说的就是,有血缘关系的男女,绝对不能结婚。
二、同姓不通婚的原因:知礼仪,强宗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规定,主要是因为同姓男女,一般都会拥有同一个祖先。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结婚之后生出的后代,往往都会出现身体比较弱的情况。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一代不如一代,那么这个家族就会慢慢消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所以才会规定“同姓不婚”。
这也就是俗语“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因为同姓一般都意味着同族,血缘关系一定很近,这样子孙后代就不会繁盛。
战国时期郑国国相子产,曾明确规定內官不准同姓通婚;而晋国司空季子也说:“异德合姓”。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在古人的思想观念中,认为同姓通婚,对繁衍后代的危害特别大。所以古人在结婚的时候,都会选择非同姓或非同族之人。
比如,周王室子女不与晋、吴、卫、鲁通婚,皆因都出自同宗同族。实际上古人对同姓不通婚非常在意。
因为他们不希望破坏礼法,同时也不想让宗族势力衰弱。清代学者顾炎武曾说:“是知礼不娶同姓者,非但防嫌,亦以戒独也。”
说白了娶妻不娶同姓,主要是因为“知礼”。而同宗同族的人血缘一样,所以生出来的孩子就很容易体弱多病,这一点在现代医学中已经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