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场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能抵挡数十万大军长达好几年,甚至能扭转战局的走向。攻城方对这样的城池一筹莫展,用强攻的方法和折损大量将士的代价都无法将其攻克,然后就用水泄不通的包围圈将其围困好几年,一直耗到城内弹尽粮绝才能将其拿下,这样就会极大地延误战机。若在围城时遇到敌方增援来的大军,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处境,甚至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孙子兵法》认为战事最好速战速决、若要包围敌方城池则需要十倍的军队、攻城是战争中最下等的战略。攻城需要庞大的军队,和旷日持久的包围,还需要提防敌方的增援部队,且常常会让己方在战争中陷入劣势,看起来不像是明智的决定。既然如此,古代战争中的将领们遇到易守难攻的城池,为何不直接绕过去,反而非要用巨大的代价将其攻克呢?
这个问题一些古代的将领们也考虑过,甚至有许多人实践过。例如秦朝末年时,楚怀王和刘邦、项羽等人立下过“谁先打进关中,我就封谁做秦王”的誓言。
刘邦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能光宗耀祖而又难得的机会,他急匆匆地带兵向关中挺进,生怕落在其他将领的后面。为了抢先一步打进关中,他也绕开了许多难以攻克的城池,可当部队行进到宛城时,他犯了难。
古代的宛城是如今河南省的南阳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控制着一片三面环山的大盆地,是从楚地经武关进入秦地的交通要道,是刘邦此次入关中的必经之路。
古人评价宛城曰: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这里与巴蜀、秦地、楚地、中原相邻,有广阔的盆地可以产出粮食,有险要的地形可供防守,在这里屯驻的大军完全可以以靠盆地的产出自给自足。所以秦朝建立时为了控制天下,大力发展了这里的工业、农业,修建了许多易守难攻的城池,且屯驻有大军。
刘邦最初攻打宛城失败,就准备绕过宛郡直接攻打武关。他之前绕过城池时手下没人反对,可此次张良亲自站出来反对了。因为秦朝在宛城屯驻了重兵,除宛城外,宛郡还有数十座难攻的城池,刘邦若从这里绕过去,后路和粮道都会被宛郡的驻军截断。到时他若不能迅速拿下武关,就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可刘邦若是选择一个接一个地攻打宛郡的城池,必定要耗费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他将失去成为秦王的机会。
权衡利弊后,刘邦还是选择留下来攻城,不过有人给他出了个计谋,让他招降守卫宛城的秦将,然后给他大量的赏赐,再派他说服其他城池投降。结果刘邦很轻易地拿下了宛郡,武关的将领听说后也向刘邦投降了,刘邦随后很轻松地入了关。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那些食之无味、如同鸡肋一样的城池,如果难以攻下绕过去也无妨。但如果遇到宛城这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池就不能那样做了,如果刘邦当初选择绕过宛城会有什么后果呢?
那样的话驻守武关的秦军定不会投降,因为刘邦的大军已经被宛城和武关的秦军“包饺子”了,他们已经稳赢了。刘邦落入包围圈后,粮道和援军都将被阶段,武关又是秦国经营了几百年的险要关卡,他根本没有实力迅速将其拿下。到时候他很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即便他能侥幸突破宛城的包围撤走,恐怕也会损兵折将,失去与诸侯竞争的资格。到时候别说秦王了,连汉王都轮不到他做。
古代的游牧民族进攻中原时,为何很少攻城呢?拿百年汉匈战争举例,期间匈奴从来没集中过兵力来攻打汉朝任意一座城池。这是因为他们攻城技术本就落后,且军队主力为骑兵,没有攻城的能力,而且他们进攻中原的战略目标,就是为了抢掠一些富庶的地方,达成目标后就会迅速撤走,不会在中原久留,这样的话即便是绕过城池也无妨,因为机动力强的骑兵无须担心被城池截断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