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倍仲麻吕,与鉴真和尚并称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双壁”。阿倍仲麻吕,其日本姓名又可写作“安倍仲麻吕”、“阿部仲麻吕”,其中国名字为朝衡,又写作“晁衡”。
看到“安倍”这个姓氏,我们不难想到刚刚卸任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据学者考证,安倍晋三和唐朝历史上的阿倍仲麻吕,还真有亲戚关系。
阿倍仲麻吕和安倍晋三同出于孝元天皇,上面这两个圈,上面是阿倍仲麻吕,下面就是安倍晋三出身的奥州安倍氏。请注意,从图左下角看,著名的阴阳师安倍晴明,也是孝元天皇的后人。
阿倍仲麻吕出生于日本奈良的一个中层官僚贵族家庭。公元716年,他被日本选派为遣唐留学生,并于第二年赴唐。此后,阿倍仲麻吕在唐朝生活了54年,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官至正三品(按照唐朝官制,已位极人臣)。
阿倍仲麻吕在唐朝生活期间,与许多中国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尤其是与诗仙李白的感情最为真挚。
李白和阿倍仲麻吕几乎是同龄人。阿倍仲麻吕出生于公元698年,而李白生于公元701年,2人相差2、3岁。
阿倍仲麻吕17岁左右达到长安,除了中间短暂飘落安南和在成都避难一年以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在长安度过。
李白则一生漫游四方,在同一个地方久住的时间极少,其中之一就是他在42-45岁之间作为翰林供奉于唐玄宗左右。
而同一时期的阿倍仲麻吕,年龄也大概在45-48岁左右,同样以文采侍奉于唐玄宗。
所以,这个时期,应该就是两位文坛大咖相识并相知的时间。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第十次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回日本,阿倍仲麻吕不顾已经56岁的高龄,向唐玄宗请求允许其一起返回故土,并得到了皇帝的许可。
而从李白的生平来看,这时李白已经离开长安,云游四方去了。
但很快,长安就有了阿倍仲麻吕在海上遇到风暴,全体遇到的传闻。
李白听说以后,十分悲伤,写下了一首悼亡诗。
在今天的陕西西安,有一座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碑上,就刻着这首李白所作的七言绝句——《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不过,或许是上天眷顾,阿倍仲麻吕并没有死。他们的船一直漂到了安南(今越南)海岸,虽然大部分船员遭到了当地土著的袭击,还有的染病而死,但阿倍仲麻吕却奇迹般的生还了。
回到长安后,阿倍仲麻吕又重新在唐朝做官,最终客死异乡。
除了李白的《哭晁卿衡》,在阿倍仲麻吕纪念碑上,还有一首阿倍仲麻吕所作的《望乡》。
据说,阿倍仲麻吕大难不死,回到长安以后,看到李白曾经为他写的诗,不禁潸然泪下,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诗: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
中日两国的两位文坛大咖,因为一场误会,一唱一和,互诉衷肠,李白叹安倍突遭厄运,安倍叹李白命运多舛,莫逆之交间跨越国界的深厚友谊,在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