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国画要不要学素描?

2020-09-10 14:04:26 作者: 学中国画要不

文/风子

学中国画要不要学素描?我的建议是,可以不学,但要懂一些基本的素描关系。

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画是“散点透视”,画中国画根本无需讲什么素描关系,古人不学素描,还不是一样可以成就中国画高峰?

这个观点是极其泥古的。

如果你认为中国古代画家不讲素描关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中国画实际上是讲素描关系的,只是它的表述方式不同于现代素描语言而已。

中国古代的画家包括现代的齐白石这批画家,虽然没有学过素描,但不等于他们不知道或不懂得素描关系,比如远近、透视、比例等。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素描关系的。

中国古人对透视很早就有认识,最早见著于战国时的荀况,他在《荀子•解蔽》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故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长也。”大意是说,从山上远处看牛好像一只小羊,从山下低处看山上高大的树木好像一双小筷子,但(近处)牵羊和用筷子的人却并不觉得小,说的就是透视上的“近大远小”原则。

到南北朝时,中国山水画理论基本形成,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就直接论述了画面的透视法,他说:”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近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间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大意是说,昆仑山如此之大,近看也不过数里,在人的眼瞳里也不过一寸;如果你走远一点看,昆仑山会变得更加小;在素绢上画昆仑山的话,昆仑山的形状是很小的。所以三寸竖画,可以表现千丈之高的事物;三尺横画,可以表现百里之远的景物。这个论述已经涉及到透视上的远近大小、长短、高低等基本法则。

唐代王维开山水画之先河,他在《山水论》中更进一步说到:“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陷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说得其实就是比例、透视关系,你说他不讲素描关系吗?

早期中国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以线为主,经线勾勒轮廓,之后敷色,你看隋唐以前的山水画都是“空勾无皴”的,到五代出现了“皴染俱备”,两宋时期皴法基本定型。皴法的出现与多样化,是中国画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古代中国画家处理素描关系中明暗关系的最重要手法,皴法可以很好地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等。

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在宋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北宋画家郭煕全面总结了前人的山水画创作,他在《林泉高致》说:“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非无也,如无耳“。大意是说,远处的山不用皴擦(没有明暗关系),远处的水不用描绘波纹,远处的人也不用画眼睛;并不是它们真的没有,只是看上去没有罢了(远近关系)。郭熙为此还提出了著名的三远透视法:高远、深远、平远,成为后世画家遵循的标准法则。同时代的画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也提出了“阔远、迷远、幽远”的三远论,这些都是古代画家对透视的理解。

素描这一西方美术概念也不是西方自古就有的,而是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是经过乔托、 扬·凡·艾克 、马萨乔、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探索、实践、总结而逐步形成的,特别是达芬奇,对构图、明暗、透视、色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总结了“明暗法”和”渐隐法“,《蒙娜丽莎》就是这种画法的典范之作。可以说,文艺复兴以前的西方美术家,也是不懂“素描”为何物的,他们的画也多是二维平面的。

我认为,你懂不懂素描是一回事,你用素描手法来画中国画又是另一回事(这也正是学院派被人所诟病的原因之一:在宣纸上画素描)。学习了解一些素描、空间、色彩关系,并不是要你把国画当素描、油画来画。作为生活在当代信息化社会的艺术家和创作者,懂得明暗、透视、比例等这些素描关系,对丰富中国画元素、对中国画的创新发展肯定是有帮助的,那种认为学中国画只需临摹古画、练好书法,而排斥素描、西画的观点,是非常偏狭而有害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