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名声好一点的太监?第五个令人肃然起敬!

2020-09-22 13:04:14 作者: 历史上有没有

蔡伦的发明,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四、(明朝)郑和——宦官中的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本姓马,叫马三宝,因在“靖难之役”立功,被朱棣赐姓“郑”,后改名叫郑和,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

郑和多大净身进宫当了太监无可查,大约14岁进入燕王府,随后被燕王倚重。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的侄子朱允文“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朱允文一天不落网,朱棣一天不心安。

为了寻找朱允文的下落,也为了向全世界宣示大明帝国的威风。朱棣选派郑和下西洋。

1405年6月1日,34岁的郑和率领大明船队第一次下西洋,随后郑和七下西洋,时间分别是:

1407年第二次下西洋;1409年10月第三次下西洋;1412年12月18日第四次下西洋;14 16年12月28日郑和第五次下西洋;1421年3月3日,郑和第六次下西洋;1430年6月29日,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1433年7月22日郑和返回南京。

郑和从34岁开始航海,到62岁结束了七下西洋之旅,长达28年漂泊在海上,他创造了海上生活最长的记录。

这28年在陆地生活加起来不过8年。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把中国海洋事业推向了高潮,开辟了一些新的航线。为中国的航海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谁说太监里没有好人呢?

五、(晚清)寇连才。——忧国忧民参政议政的太监

寇连才是直隶昌平州(今北京昌平一带)人,15岁净身进宫当了太监,他的工作是为慈禧梳头。

在工作之余,他还关心起了时政。我们都知道,太监干政议政是历朝历代所不容的行为。但是寇连才常常劝谏慈禧太后以国事为重,这完全出自于寇连材正义感和对国家的热爱。

慈禧太后只当他是一个小孩子,说话不懂事。【虽呵斥之,亦不加罪】。

后来寇连才被慈禧派去伺候光绪皇帝,实际上是叫他监视光绪的行动。寇连才目睹慈禧把持朝政,玩弄光绪皇帝于股掌之上,迫害维新派人士等等恶行,寇连才想冒死劝谏慈禧太后改弦更张。

说实话,这不是一个太监所为。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这一年,寇连才刚满18岁。为了说服慈禧他想了许多办法。首先他想到了进谏。

有一天早上,慈禧还在睡觉。寇连才早早起来跪在慈禧床前痛哭不已。慈禧感到很奇怪,问:“谁欺负你了?”

寇连才却说:“国危若此,老佛爷即不为祖宗天下计,独不自为计乎?何忍更纵游乐,生内变也!”

寇连才意思是说:“老佛爷,国家都成这样了,你就是不为国家考虑,也得为你自己考虑啊!千万别在游玩了,否则发生内乱就完蛋了”。

还别说,寇连才说的十分有道理。但是慈禧听不进去,以为寇连才又发“羊癫疯。”了,呵斥道:“小孩子懂什么?滚一边儿去。”

寇连才见这个办法没起作用,于是决定上书慈禧。

寇连材学着大臣的样子,上了一道奏折。里面大概意思是:请光绪皇帝归政,不要幽闭光绪;废止宫中演戏,请革李鸿章的职;加强战备与日本决战,最后一条是说光绪没有儿子,希望太后仿照古代尧舜的做法,任贤为能立为太子。

慈禧接到奏折后,差点气乐了,虽然文笔不怎么样,内容也不合体统。但说的每件事都在理,说了许多人不敢说的话。

慈禧起了疑心,怀疑是不是维新派人士背后搞鬼,是不是有人暗中鼓动寇连才上的奏折。

“其奏折文理不通,错字连篇,一个小小的太监,怎么会有如此高深的见识?”慈禧心想不通。于是派人召来了寇连才。

慈禧拿着奏折,在寇连材眼前晃了晃说:“老实交代,谁在背后鼓动你上的奏折?”

寇连才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人鼓动,这是出自奴才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