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死前说周勃会救汉朝天下,吕雉为何还重用他,找死吗?

2020-09-23 13:00:25 作者: 刘邦临死前说

公元前196年,刘邦击败英布,铲除大汉王朝最后一个异姓诸侯王,虽然汉朝赢了战争,可刘邦也渐渐走到生命的尽头,一是因为他在战中受了伤,另一个便是他年龄不小了。

刘邦这个皇帝病危,汉朝却才刚刚开始,它即将迎来新的天子——刘盈。刘邦一死,刘盈必然会登基为帝,治理天下的大臣呢,总不能让刘盈一个人管理天下吧?吕后在病榻前问刘邦:“陛下百岁后,若萧何不在了,谁可为相?”

刘邦这个人有各种毛病,但不能否认这是个极大度的人,哪怕面临生死,也看得极淡。他清楚自己活不久了,心中最担心莫不是如何延续汉朝江山。秦始皇本事大不大?哪怕如此,人一死,秦朝就没了。对汉朝的前途,刘邦心里也是没底的。

看着眼前的妻子、伙伴以及将来汉室江山的守护者,刘邦说出了几个人名: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尤其是周勃,刘邦更是说出“安刘氏者必勃也”的话。

公元195年,刘邦病逝于长乐宫,吕后临朝,代替孝惠帝发号施令,然担当丞相的人员,皆如刘邦所说。吕后完全执行刘邦的“遗嘱”,没有一点掺假行为,以至于现代有了“刘邦医嘱”不存在的说法。

质疑刘邦遗嘱真伪,最大的证据便是周勃。刘邦临终前十分肯定周勃的能力,吕后还敢听刘邦的话,重用周勃,这是找死吗?于是开始怀疑其真伪。这其实有点过于夸大吕后与功臣集团的矛盾了。

吕后为何要与周勃冲突?要么是吕后想让吕氏独自掌权,要么周勃自己想当权臣,俩人有了利益冲突,方会你死我活,可他俩有必要吗?

刘邦死后,大汉大致有四方势力——吕氏外戚、功臣集团、刘氏诸王以及皇帝刘盈。先说说皇帝刘盈,刘盈自身没什么威望,根本压不住功臣集团。汉朝开国不过十几年,皇权完全达不到宋明的高度,汉朝初期的皇帝,与其他贵族没什么本质区别。

刘邦征伐英布前,曾有让刘盈出征的打算,不过被吕雉制止了,她的理由便是刘盈年少,军中威望不足,压不住众多老将。吕雉确实这么担心的,但她更怕刘盈领兵出了意外,或战败,或战死,无论哪种情况,对他的太子之位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汉朝初立的时候,功臣集团不少人可是连刘邦都不放在眼里的,刘盈如何镇得住这些“叔叔伯伯”?刘邦生前也不过收拾了威胁最大那一拨人罢了,功臣集团还剩很多人呢。刘邦死后,必须有镇得住场面,又被刘邦信任的人替汉惠帝撑场面,所以吕雉掌权是刘邦允许的。

吕雉常年镇守关中,而吕氏又与功臣集团有密切联系。吕雉掌权,更能协调皇帝与功臣集团间的关系,而功臣集团也愿意听从吕雉的命令。至于刘氏诸王,我们要明白一点,他们对吕后、惠帝的威胁,远远高于功臣集团。

我们带着上帝视角,总认为吕雉一开始就奔着专权去的,可一开始她凭什么独霸朝堂?吕雉能掌权,靠的是汉朝皇后(太后)的身份,而不是吕氏。功臣集团敬的也是刘邦媳妇、惠帝母亲,而不是因为她姓吕。

我们看看她上台后的一系列动作。她继续任用刘邦遗嘱中所说的人,曹参、王陵、周勃都是沛县老班底,功臣集团最大的实力派。吕后对这些的安排,无非就是告诉对方:我不会动你们的利益。

到了刘氏诸王,吕雉采用联姻的方式,将刘、吕利益捆绑到一起。对功臣集团,用实际利益,对刘氏诸王用“亲情”捆绑,吕雉靠这两个手段,让汉朝从刘邦死后的动荡中,走向平稳发展,其中的关键便是三方势力的平衡。

吕雉以太后身份,行使大汉皇权,以自己为中心,将功臣集团与刘氏诸王联系起来。等到这个系统平衡后,她便将外戚吕氏引入其中,代替刘氏宗王,希望与功臣集团达到新的平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