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临湘市万里茶道申遗办工作人员驱车走进该市羊楼司镇调查走访,在采集爆料人许德军、李中武提供的资料时,显示该市羊楼司镇的名称是由羊楼巡检司的称谓简化而来的。
明洪武年间,因湖广武昌县赤土矶巡检司逐步不适应施展巡逻、缉私和捕盗等职能,为了便于在官道、驿站上盘诘往来奸细及贩卖私盐犯人、逃军、逃囚、无引、面生可疑之人;实施社会治安和交通管制的专项职能,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朝廷撤销武昌县赤土矶巡检司,设立蒲圻县羊楼巡检司。《大明实录·宪宗皇帝·卷之一百七十一》记载:“成化十三年(1477年)十月,改湖广武昌县赤土矶巡检司为羊楼巡检司(隶属蒲圻县)。”《明史·地理志》又载:“蒲圻府,西有蒲首山,南有蒲圻河,即陆水也。又西有蒲圻湖,西南有新店等湖,下流至嘉鱼县之石头口,注于大江。西南有羊楼巡检司。”清康熙三年(1644年)随着湖北、湖南边界的勘定,羊楼巡检司划归湖南省临湘县,并在此设立集镇,羊楼巡检司在由明到清改朝换代后,几百年的沧桑变幻中,被简称为“羊楼司”。如今,羊楼司已成为湘北历史文化名镇。
竹器之乡——临湘市羊楼司镇
“羊楼巡检司”原本是一个行政机构,后来演变成为一个地名,这里面蕴涵着很多故事与传说。相传,汉武帝征和年间,襄阳府杨达富哺养一双孪生女子,姐姐杨红玉,妹妹杨宝玉。她们长得天姿国色,人见人爱。那年正逢朝廷选美,杨达富竟然做起了当国丈的美梦,决意将女儿们送去皇宫候选。秉性不愿攀龙附凤的姐妹俩,得知父亲的意图,誓死不从,选择了自由婚姻。姐妹商量,决定逃逸。就在当天晚上,红玉偷出了父亲的白龙宝马,驮着妹妹宝玉,向东南方向逃奔。他们白天赶路,晚上借宿在寺庙庵堂,马不停蹄地一直南奔。一日,她们来到下隽县地的龙窖山下,举目瞭望,这里山清水秀,松竹滴翠,鸟语花香,姐妹好不高兴,商量后决定在此处安身。这一天,只见远处尘土飞扬,原来红玉宝玉的父亲得知女儿逃逸,带着家丁追赶而来。正在危机之时,只见一位身着白衣长袍的妇人不期而至,对她们说:“小姑娘不用慌,快快藏到我的裙子里来。”二人连忙躲进了白衣妇人的裙子底下。杨达富和几个家丁追来就问道:“嘿,刚才两位女子哪里去了。”白衣妇人说:“是你的眼睛看花了吧,这里哪有女子?”杨达富指着白马说:“你不要扯谎,树下拴着的白马就是我的,我还不认得么?”白衣妇人说:“大爷,又是你的眼睛看花了,这哪里是匹白马,分明是一只白羊,你再仔细地看看。”杨达富眨眼一看,果真是只白羊。杨达富和家丁把这里仔仔细细搜了个遍,什么也没发现,无话可说,灰溜溜地走了。杨达富离开后,姐妹从白衣妇人的裙子里走了出来,跪地就拜,千谢万谢搭救之恩。白衣妇人接着说:“姑娘,我已将你们的白马变成了白羊,你们要视之为再生父母,善待于它吧!这里便是你们的生存之地了。”说着,只见她顺手抓起一把羊屎就地一撒,顷刻,漫山遍野长出绿油油的小茶树。白衣妇人说:“为了躲避日后难免的灾祸,你们的姓氏也应该改为羊姓。”说完,只见白衣妇人足踏莲花宝座,手持净瓶,飘然而去。啊!原来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显灵了嘞。姐妹长跪不起,直到观音菩萨远远而去。
从此,姐姐羊红玉定居龙窖山东麓,妹妹羊宝玉定居龙窖山北麓,姐妹相居不过十里。她们定居后,在山坡上开荒种茶,用羊屎作为肥料撒在茶园里,茶树生长茂盛。她们还用观音菩萨撒播的茶叶悬壶济世,为民医病,得到了乡亲们的拥戴。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姐妹俩在龙窖山下,分别盖起了草楼。乡亲们亲切称为“羊楼”。
竹器之乡——临湘市羊楼司镇
龙窖山东麓山势狭长,两面高山相夹,中间有一条小溪穿过,润育着一片开阔之地,形为自然的山峒,人们就将此地称之为“羊楼峒”。随着茶业的兴盛,羊楼峒成为鄂南茶业基地,万里茶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龙窖山北麓,妹妹宝玉建了羊楼,开设了茶铺,南来北往的迁客商人多会于此,形成了官府的驿道。明代,在此地设立巡检司,故又称羊楼巡检司,后又经人们简称为“羊楼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