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言。"羽、飞乃止。
【注:"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襄阳的朋友看过来:
"若跨荆、益",保其岩阻",建议刘备:若是夺取并占据荆州和益州,据其要塞。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建议刘备:这是治国对外、对内方略。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天下有变"这是等待时机,什么时机呢?
1、曹操内部争权夺利自乱(自相残杀)。
2、东吴孙权与曹操火并,二者具损,丧失元气。
3、有人讨操,揭竿而起,欲颠覆曹魏,重创曹魏。
4、北方少数民族"卷土重来",与曹魏拼杀夺地,二者具损。
此时此刻时机一到,刘备怎么办?
"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一个上将军带领荆州的军队出兵于宛洛古道,占领宛城和帝都洛阳,图谋中原。扼守宛洛两地,保其两地相互犄角呼应及其道路畅通,中原可得。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刘备率领益州的军队出于秦川,夺取汉中,图谋关中平原。若关中平原及中原这两个地方得到,天下可统。(农耕时代,平原、良田这是最大的战略资源,也是最大的财富)
襄阳的朋友们认为:"以向宛洛"证明诸葛亮不在宛城~缪误也!诸葛亮说话的对象是刘备,刘备此时寄居人下,无一席之地。试问:此时天下有哪一块土地是归属刘备的呢?没有一处吧。
而"以向宛洛"的前提条件指的是刘备夺取荆州和益州这两个战略资源之根基,借"天下有变"的军事用兵机遇"图谋天下"。用兵的载体是刘备,不是诸葛亮自己。
我们若以襄阳朋友们的思维做一个逆向思维:"以向宛洛"如果可以证明诸葛亮不在宛城、洛阳,那么"若跨荆益"也证明诸葛亮不在荆州和益州吗?以此思维逻辑演绎:诸葛亮怎么可能居于荆州州府所在地襄阳呢?
襄阳的朋友们可以扪心自问地告诉大家:诸葛亮当时在哪里呢?】
故以《隆中对》置名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这一段记载,是以后置地名"隆中",去解释其100年前的当时东汉历史地理。
公元310年王隐《蜀记》里出现的"隆中",被一千多年历史进程演绎成一个沔之阳隆中,至卧龙岗隆中。
被一千多年的历史演绎成沔之阴"号曰隆中",至襄阳古隆中。
故"隆中"之纠纷,被别有用心的人们,演绎成解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历史悬疑之谜,覆盖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及其真相。
《隆中对》不符合三国历史元素,这是后来人附会之说的历史变迁,而以此解释三国,缪误也!
#襄阳头条##今日头条##南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