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宗亲“黄带子”,被嘉庆帝流放,起因来自一块烤红薯

2020-09-25 11:54:04 作者: 皇室宗亲“黄

皇太极

清朝有这么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平时腰系“黄腰带”,当时的百姓称呼他们为“黄带子”,他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呢?

说白了,他们就是社会的特权阶层,犯了法官府管不了,甚至就是杀了人也不用抵命,你说他们牛不牛?

那么,黄带子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下诏,规定亲王以下的宗室,都要系金黄色腰带,而皇帝本人的腰带用明黄色。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表示皇族的崇高地位,通俗来说系“黄腰带”就是代表了最高权贵阶层。

皇帝腰带

他们这个权贵阶层,可是货真价实的权贵。我们先来看看待遇,他们一天什么活也不干,年俸是多少?

亲王10000两 ,郡王5000两,贝勒2500两……

而同时期朝廷官员的年俸?

文官一品(总督)180两,二品(巡抚)155两,三品(按察使)130两……而武官的更少。

从这里看出巨大的差距了吧?

他们不光每年收入高,还有许多别的特权呢,比方说他们犯了法,官府没权来处理,只能交到宗人府来处置。

说他们杀人不偿命一点都不夸张,如果真犯了人命案,宗人府的那些管事的,还真能把皇帝的后代给判个斩立决吗?

都是皇亲国戚,亲戚连着亲戚,所以说即便出了事,也往往都不了了之,被伤害的百姓只能自认倒霉——官府都管不了的事情,百姓还能有什么伸冤的渠道?

因为天下就是人家的,汉人虽然不像蒙古人统治时期那样,给分成了个最末等,但满汉之间总体社会地位还是有巨大差别的。

黄带子

满清刚入关时,“黄带子”只有几百人,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几代的繁衍,到了嘉庆即位时,“黄带子”的人数竟然高达几万人了。

这人数一增加,就必然要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人整天拿着高额的俸禄,养尊处优,一天不干正事,那么多的精力无处发泄,于是整天就是养鸟斗狗,再更进一步就是无事生非,无恶不作了。

到了嘉庆年间,由于家教不严,黄带子普遍素质极低,他们仗着皇族的身份招摇撞骗,欺男霸女,百姓和官吏都唯恐避之不及。

比方说他们要一出行,身后往往跟着几名家丁,走在大街上耀武扬威,老百姓看到他们到来,远远的就开始躲避,满足了这些宗亲的虚荣心。

这时他们禁不住再亮亮嗓子,喊上两句口头语:“告诉你们,躲着点啊,我可好几天没杀人了!”

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继位后,一看太上皇好大喜功,为了完成“十全老人”的功业,把国库的银子都花光了,自己这个空壳朝廷如何运转?于是便抄了和珅的家,这才解决了财政危机。

目前的财政危机解决了,长久的怎么办?此时除了对朝臣经常发脾气以外,对皇室的这些寄生虫也产生了看法,他们这些人白拿朝廷的俸禄,一天无所事事,还到处惹是生非。于是严责宗人府,要好好管教一下他们,但总是收效不大。

但是嘉庆心里已经惦记上了,他要抓几个活典型,好治理一下这些人,否则大清的江山早晚要毁在这帮人身上。

不成想,真是瞌睡遇到枕头,想什么就什么,这个机会正巧来了。

敏学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夏日里的某一天,有个叫爱新觉罗·敏学的“黄带子”,一天出来溜达,在饭馆里喝了一点酒。

今天陪他喝酒的,也是一个和他一样的皇亲,两人的血缘可能都是出五服的,但物以类聚不是?今天喝得特别痛快,所以等出了酒店时,敏学的舌头都有些大了。

当他酒后在大街上晃荡时,偶尔发现街边有个卖烤地瓜的小摊位,那位卖地瓜的远远看到有人来了,心想,这些都是潜在的顾客呀,于是扯着嗓子吆喝起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