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国时期的昏君,蜀汉后主刘禅和东吴后主孙皓一定榜上有名。这两个政权的亡国之君代表了两个典型,一个是昏弱无能,虽然没有暴政,但是才志实在不够;一个暴虐不仁,虽然有远大的志向,但实际上倒行逆施,最后还是把国家搞灭亡了。
现在很多人喜欢为刘禅翻案,认为他是大智若愚;不过为孙皓翻案的人显然没有刘禅那么多。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个残暴的孙皓,他的历史形象到底该是怎样的。
《三国志》明显夸大孙皓的残暴程度
后人所了解的孙皓大概都伴随着剥皮、凿眼这些残酷又血腥的字眼,这些也都是在《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中很清晰地记载着,《三国志》是正史,是了解或研究三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资料。所以孙皓的残暴形象也是深入人心。
然而史料记载与真实历史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原先是蜀汉大臣,蜀汉灭亡后成为西晋大臣,他写作《三国志》的时候是以晋人的身份,涉及到关于西晋的内容往往会小心谨慎斟酌内容。
比如在《三国志》中关于司马懿吃瘪的内容,陈寿是一概不记载。诸葛亮对司马懿的"卤城之战";司马懿强令张郃追击诸葛亮导致张郃战死,在《三国志》中只字不提,需要裴松之补注的内容才流传后世。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陈寿在修史的时候,他必须要考虑政治立场上的因素。
孙皓也是同理。孙皓是东吴最后一任皇帝,东吴被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消灭,孙皓这才成了司马炎的座上宾。对这个西晋曾经的敌人,讨伐的对象,陈寿在下笔的时候自然也是使用了春秋笔法。当然一个有道德的史官不至于颠倒黑白,陈寿也不至于把一个仁君塑造成暴君。不过《三国志》确实夸大了孙皓的残暴程度。
裴松之为《三国志》引注了很多内容,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多采取其他史料的内容,也夹杂自己的观点。裴松之有一段记载很有意思:东吴灭亡之后,孙皓包括东吴群臣也跟刘禅一样来到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的侍中庾峻问孙皓的侍中李仁:"听说吴主喜欢剥人皮,挖人膝盖,是不是真的?"李仁回答说:"'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吴主使用肉刑惩罚罪人,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庾峻又问:"听说吴主讨厌别人直视自己,如果有人直视自己就会被施加凿眼的酷刑。"李仁又直接回答:"并没有这件事。而且臣子本来就不应该直视君主,这是无礼的举动。对无礼的臣子进行惩处,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总而言之李仁的观点非常明确:孙皓的残暴名声一部分是因为受过惩处的人的指责;一部分是"君子恶居下流"的缘故。平心而论,孙皓在历史上确实不算仁君,但《三国志》的记载也夸大了孙皓的残暴程度。
孙皓以严酷手段治理东吴的背景
小编再次强调,孙皓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治理东吴的手段也非常严酷,任用酷吏、诛杀大臣、宗室,可以说是暴君和昏君的结合体。不过孙皓以严酷手段治理东吴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就是东吴长期以来权臣当道的情况。
孙权在统治晚期是非常昏聩的,其中很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二宫之争",是孙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孙权立孙和为太子,又让孙霸接受与孙和同样的待遇。导致群臣对孙和、孙霸之间继承人的归属暧昧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