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谅没有讨得朱温欢心,反而因此被罢免了官职。
朱温早期善于用人,手下出了不少勤政爱民的官员,他们在各地恢复生产,缓解了唐末以来战乱不止、民不聊生的乱局。
张全义在洛阳为官,起初,当地因兵革不息、盗贼四起,七八年间满目疮痍,史书记载是“白骨蔽地,荆棘弥望,居民不满百户”。张全义到任后,召集流民,重新耕作,几年后“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
又如成汭[ruì]治理荆州。当时,荆州经战乱之后,百姓颠沛流离,仅剩“居民一十七家”,成汭在当地恢复通商、教民务农,到他去世前荆州又有万户人家。
因此,史学家吕思勉说:“在唐五代之际,梁太祖确是能定乱和恤民的。”朱温能成为五代第一个皇帝,可以说是有些真本事的。
实际上,想做好皇帝的朱温之所以名声差,绝不仅仅是淫乱、残暴惹的祸,更多是因为他弑君篡唐、反复无常。
尤其是宋代以后修史,你这人不管多牛掰,只要道德操守不过关,就只能挨骂。更何况,朱温就是封建王朝的乱臣贼子。
《北梦琐言》等文献记载了朱温的早年经历。
他小名叫朱三,生在砀山午沟里,年轻时是横行乡里的流氓,“里人所厌之”。
他爸朱诚是个乡村教师,以教授五经为业,但不幸早逝。朱温就跟着母亲王氏去给同乡的刘崇打工,经常因闯祸被打骂。这个刘崇是朱温老乡,跟北汉那位刘崇没有关系。
有意思的是,刘崇母亲却喜欢这个调皮的孩子,对朱温十分爱护。
有一天,朱温偷了刘崇家的釜,撒腿就跑。这玩意儿相当于现在的锅,老朱家里穷,连这个都偷。刘崇将朱温追回来后,要责打他,幸亏刘母回护,才让朱温逃过一劫。
朱温所处的唐末乱世,给了一些小人物逆袭的机会,武人、强盗、贩夫、走卒等底层人物纷纷崛起,跟着薅大唐帝国的羊毛。
正如当时人说的:“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时逢关东饥荒,朱温跟着二哥朱存加入了黄巢起义军,随大军攻入关中,从无名小卒做到了黄巢所建大齐政权的同州(今陕西大荔县)防御使,实现了底层小人物的逆袭。就是他哥不太走运,在乱军中中箭身亡。
在跟着老板黄巢捞到第一桶金后,身为大齐军重要将领的朱温,却干了一件比较缺德的事。他向长安的黄巢求援而不得,以为自己遭受了职场PUA,索性辞职,于两军相持时率部叛齐投唐。
逃到成都的唐僖宗得知此事后大喜,大呼:“是天赐予也!”,他拜朱温为宣武军节度使,把汴(治今河南开封)、宋(治今河南商丘)、亳(治今安徽亳州)三州封给了他,还给他赐了个新名字——“朱全忠”,那是相当的讽刺。
朱温革命立场不坚定,从此反倒成了唐朝剿灭起义军的一员大将,与率领沙陀军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联合追击自己昔日的农民军同志,逼得黄巢在泰山狼虎谷兵败身死。
正是在这一时期,朱温与李克用成为了后半生的宿敌。
中和四年(884年),经营河南的朱温被自己的起义军老兄弟围攻,找镇守河东的李克用帮忙。李克用的“鸦儿军”战斗力爆表,替朱温解了汴州之围,杀起义军万余人。
之后,朱温请李克用入城,在上源驿设宴款待,装出“礼貌甚恭”的样子,与各路英雄把酒言欢。
酒宴过后,宾客皆散,上源驿只剩下李克用一行人。朱温手下杨彦洪与其密谋,以车驾相连,封堵周围通路,然后用火围攻上源驿。
正巧那天夜里雷雨交加,浇灭了朱温放的火,李克用被部将用冷水脸,惊醒后迅速逃出城,才没让朱温奸计得逞。
杨彦洪见李克用逃走,跟朱温说:“胡人急了就会骑马逃跑,一看到前面骑马的,咱就放箭。”朱温为了杀人灭口,等到杨彦洪骑马跑在前面,就一箭把他给射死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上源驿事件。
李克用死里逃生后,上书谴责朱温举兵相攻。朱温却死不认账,把锅都甩给了已被他杀死的杨彦洪。从此两人势同水火,梁晋(后唐)争霸四十年,直到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了后梁才终结这段恩怨。
值得一提的是,李克用的妻子刘氏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得极为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