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在为学生讲课。河北日报记者马利摄。
2015年秋,23岁的陈红告别象牙塔,回到从小长大的地方——平山县,成为孟家庄镇元坊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
走在乡间的盘山路上,蜿蜒的山脉与天空相接,这里的山地和地上的人们,都带给陈红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从在山村受教,到成为一名大学生,再毕业回到山村教学,这名90后山村教师见证了山村教育的变化。
课堂上,陈红在检查学生的笔记。河北记者马利摄。
托举起山村孩子的梦想
陈红家的客厅里,摆着一束娇艳的纸花,红的、黄的、粉的、紫的……每朵花颜色各不相同,配上绿色彩纸叠的叶子,花团锦簇。陈红笑得灿烂:“这是学生专门给我做的手工,他们都是心灵手巧的孩子。”
山大沟深,外面的人不愿进来,山里的孩子却渴求了解外面的世界。陈红家就在学校40多里之外的盖家峪村,从小在这片朴实而又贫瘠的土地上成长。当年的陈红,最希望的就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孩子们的渴望依然真实而迫切。
“老师,城里的超市多大,卖的东西有咱过集多吗?”“城里学生下课干啥呀?”孩子们一有时间,就围着陈红问东问西。
陈红在课堂上给他们放北大、清华的校园风景,教室里沸腾了,学生们说:“怎么能有这么好看的大学!”
有个平时挺害羞的小姑娘,站起来说:“老师,我以后要去北京念大学。”其他孩子就哄地笑了起来,大家觉得北京是很遥远的地方……
陈红回到了家乡,但她希望孩子们能够飞到更远的地方去,见识更广袤的世界。
山窝窝里,谈何容易?山村学生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与生活环境相关的知识,他们没有条件去科技馆、博物馆参观,也没有机会去学习钢琴、芭蕾等艺术。
陈红就地取材,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在班里组织演讲比赛,让每个同学都参加学校“国旗下的演讲”,在教室里拉开桌子搞辩论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拿出花花绿绿的彩纸,跟学生们折纸鹤、叠星星;用手机下载歌曲,教他们唱歌……
孩子们的成长显而易见,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教室漂亮的手工作品、一次声情并茂的演唱,都给了陈红坚持下去的勇气。
农忙季节,她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一边掰玉米、刨红薯、拾核桃,体味劳动滋味;一边学观察、学记、学思考,积累作文素材。课外活动时间,她带着学生拿上扫帚,给村里清扫街道;组织 “雷锋小队”,给“五保户”送温暖……德智体美劳,陈红把这些巧妙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精神的成长。
陈红(第二排左三)和学生们在一起。河北记者马利摄。
走遍深山家访让教育更有温度
陈红工作第一年,教三年级。班里有个住宿的男生邋里邋遢,头发两寸多长,不剪发也不洗,一绺一绺地打着结,鞋子磨出窟窿,小脚趾头在外面支棱着。
陈红打来温水,按着孩子洗头,一边洗一边嘱咐他放假回家要理发、洗澡,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鞋子来学校。
“返校那天,我交待的事他一样没办。”年轻气盛的陈红一肚子火,要去孩子家里“告状”。
村里坑坑洼洼的土路上,男生正跟爷爷奶奶推着三轮车,从地里往家拉玉米。平常人家一个壮劳力轻轻松松的活计,祖孙仨人却格外吃力。
原来,孩子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年纪大了,生活中很多地方,还需要孙子搭把手,照顾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陈红又心疼,又自责,买来新衣服、鞋子,悄悄塞给这名学生。“当初光催着孩子洗头、换衣服,咋不问问他家里情况?”从那以后,陈红努力让自己稳下来,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
山路崎岖,越往上越难走。最远的村庄,要翻山越岭,开车1个多小时才到。
朴实的家长紧紧拉着陈红的手,诚恳地说: “陈老师,俺两口子没文化,俺不想孩子以后跟俺一样辛苦。”那一刻,陈红再一次明白,在乡村,教育是孩子们的梦想,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