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根的一代”代言人——旅美女作家於梨华

2020-10-02 21:43:38 作者: “没有根的一

一、“没有根的一代”代言人於梨华的根。

白先勇在《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中,称旅美作家於梨华为“没有根的一代”的代言人。她的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充分体现了这位作家“觉得别人都是有家可归的,而我永远是浪迹天涯”的这一创作特征。

於梨华

其实,於梨华还是有根的。她原籍浙江省镇海县,于1931年11月28日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曾经留学法国的父亲在光华大学教化学和法文。因为时局动荡,她父亲失了业,在抗战的动乱年代里,她随全家流浪,足迹遍及福建南平、湖南衡阳、广西柳州、四川成都、陕西宝鸡、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在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中,於梨华“看到了真正的不以金钱衡量的朋友的真挚情感,和在危难中损人利己的人。等到一家人像叫花子一样,到了嘉陵江畔的重庆时,我虽然只有十四五岁,却已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能观察、分析和辨别被世俗装饰起来的真伪。”

正是这双锐利的眼睛,对她后来成为作家发挥了作用。

1947年底她因父亲派到台湾一家糖厂做事,因而离开故乡,告别了大陆。

二、初到美国,异质文化语境的苦闷

1953年,於梨华孤零零地来到了美国三藩市(旧金山)求学,来接她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犹太人。这个犹太人,是她父亲由于业务上的关系在台湾认识的。初到美国的於梨华就免费暂住在这位犹太人家中,但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周末是她最忙碌的日子,打扫完七间屋子,两个浴室、一个厨房,还得清除院子里的杂草、整理花圃、扒去落叶等等。晚间,呼啸的风,雨打落叶的声音,不知名的野兽的哀嚎,空寂里猛然响起的电话铃……;更甚者,是看不见摸不着却紧紧纠缠着她的思亲之念。

两个月后,於梨华结识了附近加州大学分校的农学院的两个中国学生。又看见了中国脸,说上了中国话,于梨华激动得直想哭。农学院的两位中国学生很友好,积极计划帮她到洛杉矶转读一所更好的学校。可当她把新学校的入学许可证拿给犹太人夫妇看时,他们的脸犹如夏日风暴来临前灰暗的天空,指责这个无需花一分钱雇来的姑娘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她无语,不是没有话可以回敬,而是还不能用英文充分表达自己的愤怒。临行前的晚上,她发现那个犹太女人蹑足潜入她的房间,打开她的行李检查。於梨华终于忍不住,坐起来大声问她干什么。那女人却若无其事地回答:“我不相信你这个中国人,我要看看你拿了我家里的东西没有?”于梨华大吼:“我拿了没有?”那女人耸耸肩,径自掩门走了。

到了洛杉矶,她又受雇于一个三十余岁离了婚的女人。这女人有个六七岁的女孩需要照顾。于梨华白天上学,下午陪小女孩玩,晚上招呼小女孩睡觉,睡觉前要读书讲故事。小女孩睡觉后,她一个人呆在十二间房的大屋子里复习功课。而乡愁思亲的寂寞又常常挤走她自修时必要的宁静。好些夜晚,对着灯,对着窗外幽灵般的大树,她感叹地问:“色彩缤纷的美国啊,我为啥要呆在这冷寂的屋子里?”

她继续受雇,第一家,第二家,第三家,尝够了寄人篱下的痛苦滋味。挨了一学期,终因学习成绩优秀,被免除了学费,还拿到一笔奖学金,从此搬入女生宿舍,有了属于她自己的天空。

三、崭露头角,逐渐走向成功

在新学校,於梨华读的是新闻系。好莱坞的米高梅公司老板为提携青年作家,在这个学校设立了米高梅文学创作奖,在校学生都可参加竞选。她写了题为《扬子江头几多愁》的小说,叙述一个年轻女孩从汉口到重庆寻找离家出走的父亲,女孩以应征做女仆的方式在重庆郊区进入她父亲及另一个妻子的家,慢慢让父亲认出她的真实身份,进一步动之以情,当父亲偕她返回汉口家中时,她的母亲已在忧伤中去世。这篇小说荣获了1956年的米高梅文学奖,让众多的外国对手目瞪口呆,於梨华这个名字,第一次引起了海外文艺界的重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