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宫廷影视剧的盛行让观众们对历史产生了一个错觉,会认为古代的皇帝都是俊美威武,长身玉立,其实不然,影视剧会美化历史人物,但真正的历史不会,即便是天下最尊贵的皇室,皇室成员也不可能个个皆是人中龙凤,在他们之中也有极为普通的外貌身材,甚至还有不足常人的。但被选为皇帝,靠的可不是完美的外在条件,这实在是太过武断了,继承国家不是儿戏,而是看是否具有治国才能,需要经过层层选拔,选最适合做皇帝的人,如此他们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明朝有一位皇帝,他体态肥胖,个子还矮,行动不便,甚至是残疾,他走路之时还需要两个内侍搀扶着,就这还会跌跌撞撞,以这样的身体条件想要继承皇位,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比如皇帝若是御驾亲征的话,恐怕这样的皇帝一上场,想必士兵们也不会涨太多的士气,而且一国帝王是这样的形象,这可是让那些觊觎中原王朝的蛮夷之人有了笑柄,最起码也该是相貌端正,身材中等。这位皇帝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他的父皇正是明成祖朱棣,那么一向尚武的朱棣会选朱高炽为皇帝呢?
从综合条件来考虑,其实朱高炽是最适合的继承人,首先就是历朝历代基本沿用的嫡长子继承制,朱高炽是朱棣和许皇后的长子,而且相传他还是孝文皇后徐氏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而生出来的。
若是朱棣执意要换继承人的话,恐怕满朝的文武大臣就都会反对,这可是中原王朝的传统惯例,若是随便违背,废长立幼,很可能被认为是昏庸帝王的。如此嫡长子继承制成为了朱高炽的最大优势,他的继承人之位是理所应当的。
朱高炽虽然身体较弱,但他的脑子可不笨,相反还很聪明,专心致志于经籍和文学,教他的老师都很喜欢他。后来更是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朱棣起兵后,他则留守北京,守护者他们的大本营,当时建文帝派出大将李景隆率领着五十万的大军,而朱高炽这边只有万人军队,但在他的带领下,他们成功守住了北京城,当建文帝使出反间计,许诺朱高炽封王的时候,朱高炽丝毫没有动摇,将书信送到了朱棣面前。由此看来,朱高炽并非身无长处,相反他很适合后方指挥,而不是亲身临阵,如此他完全可以做一名皇帝。
康熙因为疼爱四阿哥胤禛的儿子弘历,而顺带重视胤禛,果真日后胤禛成为了雍正皇帝,这是雍正继位的一个说法,虽没有太大的可信度,但若是真的有隔辈亲的话,这放在朱高炽身上是很适用的,他有一个儿子朱瞻基,聪明伶俐,能力突出,朱棣十分疼爱孙子朱瞻基。
当朱棣北伐的时候,往往会将朱瞻基带在身边,当朱瞻基在一战中遇险之时,朱棣很着急,命令军队急速出击,救回皇太孙,这可是他们的儿子都没有享受过的待遇,这样看来,朱棣很有可能因为喜爱朱瞻基而决定让朱高炽即位,日后他亲自培养出来的朱瞻基也很有可能继承皇位。
而且这隔辈亲可不仅仅是朱棣和朱瞻基之间的,还有朱元璋和朱高炽之间的,朱高炽的能力是被朱元璋认可的,有一次朱元璋派他去检阅军队,但朱高炽很快就回来了,给出“清晨太冷,让士兵们吃完饭再检阅”的理由,这让朱元璋大为满意,还有一次,朱元璋让他批阅几份官员奏章,只见朱高炽有条不紊地将奏章分为文武两类,各自处理,很快就做出了报告,这让朱元璋被他的行政能力所打动。
朱棣本人是不大满意朱高炽这个儿子的,他一生尚武,南征北战,有着一身本领,怎么可能看着儿子连走个路还跌跌撞撞的呢?相比朱高炽,他更加偏爱两个年幼却好武的儿子朱高燧和朱高煦,经常带着他们去打仗。
朱高煦是位优秀的军事将领,他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还在朱棣身处险境之时,多次营救朱棣,朱棣认为朱高煦很像他,甚至还暗示要将皇位传给他,这让朱高煦洋洋得意,恃功骄纵。其实在朝廷商量立储之事时,也有人支持朱高煦,但他实在是仗着功劳做了许多的不法之事,最终还是认为朱高炽仁贤,而且考虑到对皇孙朱瞻基的喜爱,所以朱高炽被立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