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获得了开国上将军衔的将领们绝大多数都是正兵团级,再不济也是个副兵团级的,可是唯独有一人是准兵团级。为何此人级别这么“低”,却能和韩先楚、阎红彦等人同获上将军衔呢?他叫什么,又有何特别之处呢?
贺炳炎的战斗能力其实不比我们前面提到的几位家喻户晓的战将差,他也是个很能打也能指挥的将领,他还是成都军区的第一个司令员,是个拥有丰富战斗历史的老革命家了。就说雁门关大捷吧,这场战役大家应该多少都听说过,然而知道这场战役是贺炳炎指挥的人却不多,他的知名度会那么低也不是毫无理由的,因为他虽然军事能力优秀,但晋升得却不怎么快,而且中途还重新回延安深造了好些年。
等到他重新从延安出山的时候,已经是抗战胜利的前一年了,抗日已经到达了尾声,他领兵南下,在此期间,职位一直是江汉军区的司令员,并没有任何变动。错过了抗日战争这个最容易通过战功获得晋升的时期,贺炳炎的官路走得可谓是有些艰辛。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解放战争爆发,这次贺炳炎虽然当上了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但手底下管的兵却不多,而且只是纵队的司令员,并不是兵团司令员,因此后来他被评准兵团级是合情合理的。
与他相比较,其他纵队的司令员就晋升比较迅速了,例如叶飞和杨勇等人,哪一个不是都当了兵团司令员的?那么,为何贺炳炎的级别不如这些人,后来还是能获得上将军衔呢?原因是这样的,红军当年分两大主力,红二与红六军团,而现如今已经确定授予的上将名单里全部都是出身红六军团的,红二军团竟然一个都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组织自然要想尽办法从红二出身的将领中挑一个来当上将。
为何会选中贺炳炎呢?首先他参加革命早,资历摆在那里;其次他是贺老总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可以说在某方面他是代表着贺老总形象的一个人;最关键的是,他的履历也很清白纯粹,从一个小小的宣传员慢慢成长为一个战将,这也符合军人们的楷模标准。
因此,综合考虑下来,贺炳炎自然而然被破格授予上将军衔了,不过,即便单论贺炳炎这些年来对革命的贡献,我想这个上将军衔也是他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