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五陵少年:鲜衣怒马,仗剑游侠,快意人生,大唐江湖的少年感

2020-10-04 19:30:56 作者: 又见五陵少年

杜牧曾在扬州,牛僧孺属下为官。期间风花雪月自不必说,十年一觉扬州梦,十年扬州生活,被杜牧活成了天上人间。

牛僧孺对他非常欣赏,才在他调走前,苦口婆心嘱咐道:以你的才华,前程远大我不担心。我唯一担心是你把扬州的习气带到京中,对你不利啊。

杜牧否认:我很注意自己行为的。

牛僧孺笑笑不语,拿出卷宗记录,竟然是杜牧几年来留恋声色纵情酒肆等处的详实记录。杜牧大为惭愧且感动。

重侠义轻王侯

他们任侠使气,轻王侯,蔑权贵。

李白十五喜好剑术,他是个真正的侠客,多次在诗中提到仗剑行侠,仗义疏财。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李白有没有杀人不得而知,但他表露的这种谈笑中饮酒杀人的气魄,颇为动人心弦。并派头十足,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是对境界的极致追求。

李白曾供职翰林院,日常正酒醉的时候,被唐玄宗叫去作诗,李白却干出了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这样的事,这种推崇傲视王侯的风气,为唐人所津津乐道。

张祜以侠义自许。他因为受宰相元稹的打压,仕途不顺,便不以朝堂为念,周游天下,义气交接各地名士。

他曾拜访宰相李绅时,自称为"钓鳌客"。李绅不解,问钓鳌将用什么做钓竿?张祜答曰"彩虹",又问用什么做钓钩,张祜答曰"新月",后问用什么做钓饵,张祜答曰"就是李相公你啊"。李绅惊叹其言,之后对他多有赞助。

从军边塞酬壮志

他们也素有建功立业的愿望。

所谓出将入相,唐朝很多文人都曾经从军边塞,上过战场,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形象大为不同。

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在任平原太守时期,敏锐觉察到安禄山的野心。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招兵买马,囤积兵粮,号召各路人马,对抗安禄山。虽是一介文人,却为最终安史之乱能够平定做了很大贡献。

陈子昂少年任侠,后因失手杀人而发奋读书。入仕后两度从军边塞,对边关的形势,应对政策很有见解。

岑参同样数度从军边塞,曾经属于大唐名将高仙芝的部属。参与唐朝西征的战争。

相比于文质彬彬的后世,唐朝更信奉功名只应马上取的精神,宁愿做一百夫长,胜过做一书生的信念。他们不耻之乎者也的嘴上功夫,不屑三纲五常的礼教束缚,但他们蔑视这些的同时,却向往战场建功,马上封侯,向往报效国家,青史名留……

因此唐朝边塞诗大行其道,都是借以抒发对实现这种人生价值的热忱。这也造就了,唐朝虽然文风旺盛,但同时武风不堕,文人士子虽然一样读圣贤书,吟诗作对,但却没有其他朝代文人的迂腐文弱之气,相反更多意志昂扬,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的来说,五陵少年,在唐朝已经变成一种特有的意象。他也并不是指代少年纨绔,更多是描述一种,太平盛世中的青春少年,他们肆意挥霍着自己的意气风发。

斗鸡走狗,游荡漂流,弹挟过市,寻花问柳,本质上只是基于他们对自由无拘的追求,对礼教社会规则的叛逆。实质上他们也有满腔热血,报效国家的志向。

他们只是在唐朝那种恢宏豪迈,雍容自信的盛世景象下,所特有的青春期,所独具的少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