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不仅是汉族的节日,不少民族如壮族、满族、仡佬族等,都有在八月十五这天过节的习惯,节庆活动也多与月有关。时至今日,已经很难分辨这些各种各样的中秋欢庆民俗是相互之间受到了影响,还是晴朗秋夜的明月唤醒了各地人民的共同心理。不论是什么样的节庆活动,都是以幸福美好的生活为指归的。中国周边的国家也发展出了有特色的中秋活动。比如日本在八月十五前后有“月见”的活动,连续七天观赏月相变化,盘中供设赏月馒头、秋季水果,瓶中插供芒草与七草。在韩国,中秋节是一年中的第一大节,放假三天,合家团圆,很多身在外地的人会不顾一切为此踏上旅途,是一年最繁忙的时候。
马远《月下把杯图》
北宋时流行的中秋节令食物是“玩月羹”;至于月饼,明确的记载出现在南宋;到了明朝,月饼是家家户户相互馈赠的礼物,取团圆之义
今天常见的中秋点心是月饼,但是月饼一词在北宋时还不常见。这时流行的中秋节令食物是“玩月羹”。据《膳夫录》记载:“汴中节食,中秋玩月羹。”是羹始于何处?《清异录》中振振有词说是开封一个叫“张手美”的店家专卖的,这个张手美会根据不同的节令推出不同的美食点心。不过,一般认为《清异录》属于“伪典小说”,换言之就是文人在依靠想象力吹牛。虽不可靠,但引人遐思。据说旧时的上海,也就是松江地区,中秋节也有吃“玩月羹”的风俗,由桂花、莲子、红枣、菱、生梨、杏仁粉调制而成,或许和宋代记载的风俗有关。
至于月饼,明确的记载出现在南宋。北宋苏东坡有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虽然经常用来形容月饼,但是细究原诗,只是说自己和一位喜欢自己诗歌的友人同席,没有明说是“中秋”“月饼”,用它来形容月饼,就是古人“赋诗断章”之义了。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明确写到“月饼”之名,是一种蒸点。
到了明朝,月饼是家家户户相互馈赠的礼物,与今天别无二致。《西湖游览志会》称“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北京岁华记》中还记载说,北京民间的中秋节,除了饼面要画月中蟾兔以外,家中还要设“月宫符像”,“符上兔如人立”。彭蕴章《幽州土风吟》也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瑶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就是指当地的贴符、制饼这两大节日风俗。此外,北京还有一种节日用具“月光纸”,是纸肆中售卖,为祭月之用。《帝京景物略》中更加详细地写了中秋祭月的仪式:
“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在祭月仪式中,使用的果饼必须是圆形的,应该是用来象征满月,月饼最大直径甚至可以达到二尺。祭瓜要刻成莲花的形状。月光纸的大小三寸见方至丈馀不等,上面画着坐在莲花上的月光菩萨、月宫和捣药兔的形状,金碧辉煌,是一种佛道信仰合流的产物。家中在月出方向设“月光位”,拜月,焚月光纸,撤供,将供品分给家中每一个人。此外,回娘家的已婚女性这天必须返回夫家,因为这一天还被称作“团圆节”。不论是杂糅的宗教元素,还是合家团聚、分享供品的程序,都凸显出这是一种世俗的祭礼,寄托了民间对圆满家庭生活的向往。
北京的祭月仪式较为复杂。在我国南方大部,如四川、江苏、浙江,都只是向天拜月而已。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如广州潮安县中秋节这天祭拜女神,俗称“拜月娘”,与北京的月兔崇拜有较大的区别。旧时上海地区的中秋祭月也有不少特色,供品有毛豆、芋艿,此外还有观赏仙鹤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