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音乐家在“诗音漫步”为游客们奏响马思聪名曲。
善美韶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邱日欣、冯兆宇、沈明礼、卢明轩
秋日的暖阳洒在罗家渡的一条古道上,松林澄碧如洗,一如两位名家当年漫步时的苍劲挺拔;不远处的武江滔滔,山中吹来的林涛掠过滚滚的江水,合奏出一阵阵山水相连的悲壮之音,仿似无数大师共同奏响了满溢家国情怀的《思乡曲》。当记者昨天随近百名游客走入乐昌坪石管埠时,时光仿佛在此停滞,曾在中国近代学术与艺术历史上写下辉煌一页的诗意场景再次浮现人间。
在这满是诗情画意的场景背后,抗战名曲《杜鹃花》词作者芜军在坪石生活学习的鲜为人知故事、马思聪在粤北壮阔河山之中灵感如泉涌成功创作两大传世经典、两位“坪石先生”松林对谈铸就文艺名篇……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坪石先生”佳话静静浮出水面。
现场:名校、名曲、名家、名师
引来学子游客竞相“寻宝”
昨天,在管埠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历史陈列馆,年逾古稀的何昆亮饱含深情地为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院校可歌可泣的办学历史。听完精彩讲解后,游客刘秋薇有感而发,为现场的游客唱起了悠扬的《杜鹃花》。随后,来自韶关学院的师生深情演奏了马思聪的《思乡曲》。
刘秋薇说:“我从小学习音乐,对革命歌曲情有独钟。小时候经常听老人唱起这首歌,但那时候不太明白歌里的意义。今年趁着假期来到管埠村,在听完讲解后我才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为烽火中坪石先生延续教育薪火的精神所感动。今天重新唱起《杜鹃花》,无论是心境还是感情都迥然不同。”
当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学生以线上视频的形式参与了上午的活动,全程了解和感受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的活动内容。学生王秋欢说,马思聪先生的名曲,在今天听起来依旧使人热血沸腾。
考证:如血“杜鹃花”中 他在丛中笑
“淡淡的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杜鹃花开在小溪畔……”昨天,在坪石重新唱响的这首优美动听的抒情歌曲《杜鹃花》,是上世纪40年代在华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抗战歌曲,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当时,在海外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经常会传唱这首优美的歌曲。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著名的歌曲是在乐昌坪石一座杜鹃盛放的铁岭山下所写成的。
当时的中大文学院在坪石叫铁岭的山下,每年到三月,漫山遍野开满了野杜鹃花,一片火红。然而国难当头,当时在此就读大学的年轻诗人芜军联想到的是呐喊声声、充斥着血与火的战场,从而写下这首著名新诗。
《杜鹃花》成为曲作者黄友棣终生的代表作,直至今天,还有人称黄友棣为“永远的杜鹃花”。原产坪石铁岭的“杜鹃花”,就此传遍全世界。黄友棣的大名在中国音乐界如雷贯耳,但《杜鹃花》的词作者芜军的相关资料却相对较少。省三师志愿者们查阅广东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发现,芜军原名方健鹏,1916年4月17日出生于惠来。芜军年轻的时候就酷爱文学,尤其喜欢新诗。他参加革命活动较早,他是在香港继续读完高中再考入中山大学的,在中大时已是中共党员。复学回到中大后,他发起并组织“岭风文艺社”作为我党的外围组织,创办诗刊《诗站》团结进步青年,宣传抗日,与反动派作斗争。
亲历:壮美武水丹山见证马思聪创作传世名曲
从坪石管埠一条弯弯曲曲的古径往山中走去,行至半坡,视野豁然开朗。耳边松涛阵阵,山风掠过的每一条松枝都在呐喊;山下波光粼粼,清冽的秋阳照耀下的每一滴水珠,都在反射光芒;武水仿若“几”字形般环护着一座座红砂岩,犹如疾马般撞击岩壁般每一股浪花都在奔腾怒吼。此情此景,让人豁然感悟到了马思聪大半个世纪前久久伫立于此,最终成就《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一交响曲》的意境。
在壮丽丹山武水河畔,马思聪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交响音乐作品。他对我国近现代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提琴协奏曲体裁的作品《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做了这样的说明:“这首协奏曲作于1943年的粤北,正是抗日战争年代,生活艰苦,但宁静。这首协奏曲反映了那里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当时充满信心与欣欣向荣的心情。”这里提到的粤北就是坪石管埠。管埠因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