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三国历史的人,对于“五虎上将”定是非常熟悉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每一位在当时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关羽、张飞二人自不用说,和刘主公结拜为兄弟,一直不离不弃。那么,为何其余三席是赵云、马超、黄忠,而不是其他人?
先来说说赵云,他在三国历史中,露脸的时间并不连贯。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守推举,投奔了公孙瓒。期间,赵云结识了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后来,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其实,当时的刘备非常狼狈,被曹操打的到处找“靠山”。随后,赵云跟随刘备投靠了刘表,开始展示出了他的军事才能以及政治才干。
关于赵云的故事,被后人提及最多的则是,当刘备等人被曹操军队在当阳长阪追上后,刘备很有当年老祖宗刘邦的风范,丢下妻子和孩子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逃跑了。而赵云则在混乱中折回,找到阿斗和甘夫人,并安全将他们带回。
此战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单凭这一件事,赵云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不会太低。这一年,刘备已经47岁了,却只有阿斗一个儿子。
一年后,赵云和张飞一起在长江边,将准备带走刘禅的孙夫人截住,二度救出幼主。此后,刘备和刘璋决裂,拿下成都,赵云更是功不可没。后来,在和曹操争夺汉中之时,赵云设计让曹军进攻失败。只是,后来刘备执意为关羽报仇,弄得蜀汉大败。
自此,蜀汉开始走了下坡路,但赵云仍然在箕谷之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也许是《三国演义》第一个出场的故事“桃园三结义”,让刘备、关羽、张飞的“先入为主”根植于大家的印象之中。但事实上,赵云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先见之明,刘备也大多采纳。
甚至,就连讨伐东吴一事,赵云都极力劝阻,如果细细品读《三国演义》,就可以品味出作者对赵云的钦佩:
“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再来说说黄忠。
黄忠跟随刘备的时间相对较晚,不过,定军山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奠定了他在蜀汉军中的地位,被拜后将军,赐关内侯。
后来,这场战事被改编成民间曲目,让黄忠的形象广为人知。其实,黄忠在刘备身边,不过12年的时间。然每逢战事,黄忠都会冲锋杀敌,“勇毅冠三军”。在《三国演义》中,黄忠和吴将潘璋对阵,看到对方在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心中只想着为关羽报仇,结果着了对方的道,中箭而亡。
反观关羽,当年黄忠被拜为后将军时,关羽可是相当不屑的:“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可以说,在这五人中,马超是最晚加入蜀汉阵营的。
建安二十年(215年)归附刘主公,这时的马超早已声名在外,在围攻成都时,他的威名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来,马超还策动氐族雷定等人响应刘备,在拿下汉中后以他为首的百余名蜀汉官员联名上疏,劝刘备称帝。刘备称帝后,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
当年,刘皇叔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和关羽、张飞二人情同手足同吃同住。那一年,刘备被曹军追赶,到了当阳长阪,张飞断后,凭着对曹军亮了一嗓子:“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居然无一人敢上前。
刘备称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
至于“武圣”关羽,由于他对刘备的绝对忠义,上至皇帝下至民间,甚至行商之人,都非常敬奉他。
看《三国演义》中,对关羽基本都用“关公”称之。只是,关公自身性格上的缺陷,最终使得他兵败被杀。其实,罗贯中在描述这一段时,内心也很是压抑。这么一个义勇双全之人,居然如此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