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五代政权强于南方十国政权?南方的十国割据受北方影响甚大

2020-10-10 20:32:32 作者: 北方五代政权

北方政权的官方册封使得十国割据局面更加稳定

南方十国政权除了有些是在唐朝末期,就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之外,还有不少政权势力实际上是在经过北方五代政权皇帝的册封之下,才最终实现了名义上政权的独立。

这种情况充分说明,在当时五代十国讲究绝对的军事力量时期,南方十国由于天生的军事劣势,因此不得不选择向北方军事力量更强的五代统治者妥协、退让,以此来换取本国存在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新五代史》载:"天成二年,明宗封殷楚国王,有司言无封国王礼,请如三公用竹册,乃遣尚书右丞李序持节以竹册封之。殷以潭州为长沙府,建国承制,自置官属。"

另一方面,南方十国政权当中,有好几个是承认北方五代政权的宗主国地位的。甚至在每年的特定时期,还要向其北方的宗主国进奉相应的贡品,由此可见,南方十国实际上在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当中,与北方政权的互动还是非常丰富的。

吴越的建立者钱镠,虽然是在唐朝末期逐渐发展起来,并且最终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节度使的,但是当唐朝灭亡进入五代时期,吴越的钱镠却是通过后梁皇帝的册封才最终成为名正言顺的国王的。

南楚国王马殷意识经过了后梁、后唐两朝皇帝的官方册封和认可的,因此南楚国王的名号实际上也是具有和北方政权密切关系的。

南方闽王王审知实际上在成为国王之前,也只是节度使的身份,后来随着其势力不断扩大,到了后梁时期,王审知则被北方后梁皇帝册封为了闽王。

此外还有南平的建立者高季兴,其在后梁时期之时由皇帝任命的荆南节度使,但是到了后唐时期,则被中央册封为了南平王。

北方政权出于战略需要与南方强大割据势力建立起了紧密联系

前文已经讲到了北方的五代政权,与南方的十国政权并不是处于完全割裂的状态,相反,在南北政局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当中,南北之间的联系其实是非常复杂。

并且这种割据政权的联系,更多地体现在政治以及军事上,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出现了多次北方政权不断征伐南方十国的战争。

《资治通鉴》载:"时北汉主攻晋州,久不克。会大雪,民相聚保山寨,野无所掠,军乏食。因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故赋繁役重,民不聊生。"

与此同时,由于北方政权想要统一全国的欲望愈发强烈,因此对于南方十国割据势力的态度,北方政权也是出于非常复杂的变化当中。

不过,其中有一条政策便是五代一直以来贯彻的战略思想路线,即通过所谓的远交近攻或者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得南方的十国始终处于分裂、互相征伐的状态当中。

这样一来,北方政权就能够始终阻止南方地区形成某个过于强大的割据势力,大大削弱了南方地区军事力量的整体实力,同时也遏制了南方统一局面的出现。

这样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北方政权,为了能够实现全国统一目标而服务的,其实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由北及南统一局面的形成。

南方割据势力也在北方政权的战略思想和手段的渗透下,始终处于严重的分裂割据状态当中,比如南唐的建立实际上是并没有经过北方政权皇帝册封和承认的。

然而与其相邻的吴越却是经过册封的,很明显吴越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北方政权压制南唐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另外,像南楚的建立,就是为了牵制当时强大的南吴政权。

北方局势密切影响着南方政权发展

五代十国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历史时期,实际上其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概念,更深入地讲,五代十国的那种政局以及封建社会的演变,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封建历史时代在长期发展中的一种规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