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临江纪念碑坐落在吉林省白山市北山公园内。纪念碑平面布局采用三大块面,利用不同高差的台阶,代表“三下江南”。碑身用象征四面红旗的旗塔组雕而成,代表“四保临江”;主旗为19.47米,象征着1947年第四次保卫临江战役的胜利。碑体正面为陈云题写的“人民烈士浩气长存”,背面刻有碑文,全文如下:
一九四六年冬,在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凭借美式装备优势,采取“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集中十万兵力向我南满根据地大举进攻,妄图占领全东北。当时,南满根据地仅剩临江、长白、抚松、靖宇四县,我军三、四纵队及南满党政机关团体撤至临江,形势十分严峻。
在强敌压境的紧急关头,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陈云和肖劲光同志来临江,组成以陈云为书记的南满分局,以肖劲光为司令员、陈云为政委的辽东军区。同年十二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在七道江村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确定了“坚持南满,保卫北满”的战略方针。
我南满部队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在地方武装和广大群众支援下,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七日至一九四七年四月三日,历时一百零八天,打退敌人四次进攻,歼敌四万余人,我军伤亡两万余人。“四保临江”战役的伟大胜利,打破了敌人独占东北的企图,巩固、扩大了以临江为中心的长白山根据地,迎来东北解放的曙光,在人民解放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在纪念“四保临江”战役胜利四十周年之际,浑江市人民政府和各族各界人民捐资建造此碑,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永志青史。
四保临江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浑江市人民政府敬立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
近500字的碑文概述了四保临江战役的背景、经过及意义,充分表达了后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关键的拍板
抗战胜利后,东北因其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1946年10月,国民党军为实现“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计划,调集10万兵力进攻南满根据地,企图先占领南满,再全力进攻北满。
在此紧急形势下,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陈云、肖劲光到南满主持工作。12月11日至14日,辽东军区在七道江前线指挥所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前期对南满去留问题产生了争论,多数人主张放弃南满北上。14日,陈云主持会议,在反复与大家交流看法后,循循善诱地说:“东北的敌人好比是一头牛,牛头牛身是朝着北满去的,在南满留了一条牛尾巴。如果我们松开了牛尾巴,那就不得了,这头牛就要横冲直撞,南满保不住,北满也危险。如果抓住了牛尾巴,那就了不得,敌人就进退两难。因此,坚持南满,抓住牛尾巴是个关键。”陈云最后斩钉截铁地说:我是来拍板的,拍板坚持南满!要在长白山上插红旗,摇旗呐喊!如果这个决定下错了,责任由我来负,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敌!陈云的讲话统一了大家的思想。40多年后肖劲光高度评价:“这是关键时刻决定性的一板,这是陈云对坚持南满斗争的一大贡献。”
“牵住牛尾巴”
1946年12月17日,我军四纵按照既定部署,跳出敌人封锁圈,在安(东)沈(阳)路两侧,发动外线作战。经过10天激战迫使敌进攻临江的2个师回援。正面作战的三纵,抓住战机,在通(化)辑(安)线上实施反击作战,歼敌1700余人。四纵挺进敌后,歼敌2300余人。为策应南满作战,北满部队于1947年1月5日越过松花江。一下江南,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向长春、永吉以北的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肃清了农安、九台以北和德惠以东之敌,切断了吉长路、中长路,迫敌从南满抽调4个师北援,有力地支援了南满的防御作战。1月20日,一保临江胜利结束。
1月30日,敌集中4个师兵力,分三路再犯临江。针对敌位于高丽城子的1个师孤军深入,我军三纵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围歼,歼敌2000余人。随后我军挥师三源浦,一举消灭增援的敌1个师近2000人。
2月中旬,敌出动5个师三犯临江。我军首先打敌侧翼暴露的师,然后将敌另一个师拦腰斩断并击其侧后,歼敌1个团又3个营,迫敌放弃辑安。此战,四纵第十师师长杜光华壮烈牺牲。其间,北满部队发起二下江南作战,围攻德惠,调动敌2个军兵力。南满部队乘胜作战,连续收复辑安、金川、柳河、辉南、桓仁5座县城。在北满部队北撤休整时,国民党军集中2个军兵力,大举北进,企图与北满部队决战于松花江两岸。北满部队立即反击,于3月8日三下江南,至3月16日,共歼敌7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