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权臣司马昭,当街斩杀皇帝曹髦之事,一直被传统儒家士大夫,认为是开启了公然弑杀皇帝的恶例,甚至认为他儿子司马炎的晋朝,从起始根基就坏了。
起兵反对晋朝,建立后赵政权的石勒,就因此鄙视司马懿是“欺孤儿寡母得天下”。
据说,当司马昭的后人,晋明帝司马绍向大臣王导询问此事详情后,羞愧无比,连呼【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真如你所说,晋朝的基业岂能长久?)
唐太宗李世民亲笔撰写《晋书》时,如此评价此事: 【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
也就是说,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父子,篡夺曹魏政权的行为,不但连石勒这个胡族酋长也嘲笑这是“欺孤儿寡母得天下”,更被他们的后代晋明帝司马绍引为耻辱,羞而掩面。唐太宗:李世民
然而,事实真相果然如此么?……
石勒其人,原是羯人一介亡虏,被匈奴汉国刘氏擢拔为大将,委以方面大员之任,却反叛自立,取而代之,匈奴贵胄、旧日同僚也被他大肆杀戮。他又有何资格和立场,反来鄙薄司马懿“欺孤儿寡母”?羯赵皇帝:石勒
东晋名将祖逖,数千人马孤军北伐,便势如破竹收复河南,石勒便要主动遣使求和,他这点本事,比之司马懿,相差何止千百倍?
石勒贬损曹操、司马懿的话,首先不过是基于自己和晋朝为生死大敌的立场,贬损魏、晋两代中原王朝的实际开国君主,来打击此时在他统治下的北方汉人的民心士气罢了。
至于晋明帝司马绍,在“兵凶岁饥,死疫过半,强藩逼凌”的危急关头,一边对王导这个权臣虚以委蛇、刻意示弱的「问高贵乡公之事,叹晋祚安得长远」,此事虽被包括李世民在内的后世很多人津津乐道,
然而另一方面,司马绍潜谋独断,以弱制强,平定王敦之乱,分化过江侨族,分授四州,强本弱枝而分上流之势,虽享国日浅,天不假年,终究奠定了东晋司马氏的百年基业。晋明帝:司马绍
一时占得表面上风的王导王司徒,看着琅琊王氏从总揽东晋军政、“王马共天下”的权臣,到声势大弱,被分割牵制,怕是未必笑得出来,也只好当个忠臣到死了。东晋司徒:王导
事实上,东晋王朝多则尽占黄河以南之地,少则也据有东吴故地不失,百年时间里,多次北伐中原,收复河南山东地区,更前后五次收复故都洛阳,在那个“神州陆沉”的黑暗年代里,依旧是天下汉人都认可的华夏正朔之所在。
北方众多胡族政权,不约而同地自贬位号,不敢轻易称帝,而只以天王、大单于等自称。每当他们自身情况一有不妙,更是纷纷派遣使者到江东去争相逢迎,请求支援。
所以,哪怕是最强调“君臣忠奸”,将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强行排除,将曹魏贬斥为僭伪政权,以蜀汉代替之的满清一朝,其历代帝王庙祭祀的188名皇帝中,依旧不得不以司马氏的东晋诸帝为正统,以五胡十六国为僭伪,这亦是事实胜于雄辩了。
而且,曹髦和司马昭的斗争,当真是正义和非正义的较量么?脱离陈腐的封建君臣观来看,不过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罢了。
曹髦其人,并非曹魏皇子,不过寻常宗室,亦从来并非有先帝遗诏指定、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已经掌控朝政大权的司马氏,选立他为皇帝,其统治合法性完全是司马氏竖立的。既如此,当曹髦立场直接与司马家敌对时,司马家又为何不可诛之?高贵乡公 : 曹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