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笑了,红润的面庞光彩照人。
“王老师,您能演多少戏?”我问。
“秦腔的八大本都演,演的戏有上百本!”
《破宁国》王义民饰演朱亮祖
“听说您曾经还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待过。”
我的话让王义民老师瞬间回到久远的年代。
“1960年省上青年演员汇演,我演的《清官册》,因为这个戏我被当时的戏曲剧院看上了,之后也就进去了。”
“您在戏曲剧院待了多长时间?”我问。
“我待了不到1年,马健翎院长很重视我,后来对我说,现在你留不住了,你县上打了多次电话,县上人就在剧院门口住着,叫你回去!我那时年轻,没有啥考虑的,回去就回去,咱就是个唱戏的,都一样!后来,尚友社让我去也没有去成,那时主要有户口的限制。”
王义民老师老伴接着说。
“他去了戏曲剧院,高陵剧团童团长不给人,说这样肯定不行,我培养了这么多年,叫你一下就弄去,不行就打官司!戏曲剧院还是不给人,到最后,高陵通过一个上层关系,把人硬要回来了。”
大家都笑了。
《二进宫》王义民饰演杨波
“在戏曲剧院的一年时间,您的感受是什么?”我问。
“戏曲剧院很正规。外县剧团排戏都是嘴上一说就行了,戏曲剧院排一个戏,人家有本子,纠正你的发音,规范你的道白,当时名家很多,李正敏、任哲中、阎更平给演员抠戏,马健翎院长当时说,要把各县的稍子都拔到戏曲剧院去。”
“回到高陵后如何了?”我问。
“1961年,我回到高陵,后来粮食紧张,把古典戏停了,随之我的心也垮了!当时只演现代戏,感觉没有啥演的,我感觉没有奔头,以前狠命练这些功没有用!”
王义民现代戏剧照
王义民老师无奈地笑,接着说。
“文革时,把高陵的整个领导班子搬到周至,1973年,当时县委书记和县长调到周至工作,把我也带上了。我在周至待了不到6年,1979年我又调到了咸阳大众剧团。当时在渭南演出时,余巧云请我吃时辰包子,说你到咱这儿来,这是国营,咸阳大众是集体,我不懂,后来没有去。在咸阳大众剧团一直到退休,退休后还唱了20年。”
“您在咸阳大众剧团如何?”我问。
“咸阳大众剧团每到一个地方,我的《放饭》,马金仙的《断桥》,观众很认可!”
王义民剧照
“王老师,您儿时的理想就是成为名演员,什么就算是名演员?”我问。
“唱、念、做、打要全面,要有积淀,咱秦腔主要是唱,西安的观众很好,只要你在剧情人物里就行,外县观众主要看嗓子,光听声。”
说到这里,王义民老师又笑了!
王义民妻子
“阿姨,您和王老师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您评价一下您老伴?”我笑着问。
“他这人老实忠厚,现在八十多岁了,每天还带工锻炼,经常给我说,想多活几年,就不要躺到床上。”
大家都笑了。
离开王义民老师家,老人送我们到楼下,初秋的阳光洒落在枝叶间,在老人身上留下斑驳流动的光晕,王义民老师灿烂的笑给了我力量。童年的贫苦,会让一个人一辈子都刻骨铭心,好在被那么多人爱,苦涩没有那么伤情。生活难免艰辛,生命伴随蹉跎,只要尊重内在的指引,收获的不仅是他人眼中的成功,更难得的是自己内心的豁达和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