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毕业生”魔咒如何打破?最新就业报告来了……

2020-09-14 16:09:05 作者: “最难毕业生

在不少2020届毕业生延迟求职之际,2021届毕业生正准备迎接新一轮"金九银十"就业季。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阶段,毕业生们还会面临"最难就业季"吗?

智联招聘今日发布的《2020年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首次就业群体,2020年应届生人数为874万,而2021年应届生人数将继续创下新高。疫情阴影下,两届届毕业生求职期相重叠,外加出国留学、创业等发展方向受限,导致整体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有所失衡。

通过智联招聘大数据监测2017-2019年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职业关联情况发现,职业与专业的匹配度整体较高,专业对口仍是市场供需匹配的主旋律。除专业与就业契合度以外,就业弹性与专业的长期前景也值得观察。

对2019年不同专业毕业生当前的收入水平发现,机械工程以6851元/月成为高薪之首。在互联网迭代与新基建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下,企业提升核心研发能力的趋势已经形成,因此机械工程专业人才价值居于高位。

其他工学学科毕业生收入优势依然凸显,在前10名中占据7席、前20名中占据11席。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已成为数字化人才的蓄水池,也成为企业人才大战中的主要目标。

除工科"硬核"人才外,工商管理(6370元/月)、心理学(6156元/月)与传播学(5918元/月)也都成为各学科的高薪代表。

毕业生收入高低与其毕业院校的等级形成强关联,毕业生收入排行前50名的高校多为双一流/211/985类大学。具体来看,清华大学以17682元/月名列榜首,北京大学(15365元/月)、上海交通大学(11199元/月)、浙江大学(11137元/月)位列其后,毕业生现平均月薪均超过万元。专业上来看,除北京大学以外,其他三所高校均为理工类头部学府。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以理工科而知名的学校成为"高薪人才"的摇篮。

根据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2020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且薪资与学历高低成正比。具体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首份工作平均起薪高于整体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显著差距。

数据显示,33.3%的企业已启动秋招,2成还在筹划中,今年没有校招计划的占到46.5%。在招聘面向的毕业生身份上,一半以上的企业同时接受2020与2021届毕业生;26.2%受访企业表示岗位仅对2020届毕业生开放,19.7%受访企业仅针对2021届毕业生进行招聘。

在本次调研中,民营企业以数量大、行业分布广的特点,仍是招聘第一主力军,占据68.9%;而国有企业因制度优势与实力,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员流动的稳定性,在招聘市场中占比24.6%。

经历疫情后,准职场人们的择业观念也越发务实。55.7%的毕业生表示注重企业的福利待遇,54.3%倾向于选择具备人性化制度与文化的雇主,还有46.3%向往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

疫情不光重塑了大学生的"理想企业画像",也推动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自主提升内生力量。为增强职场竞争力,45.9%的求职大学生时刻提升专业技能,25.4%则希望成为"斜杠青年",利用灵活就业分散就业压力。

报告建议,对于毕业生来说,不急于一步到位、先就业再择业也不失为良策。在求职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专业背景、自身能力与行业发展,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偏好,有针对性地设立与调整就业期待,并通过技能学习、科学测评与咨询、求职技巧研习等方式提升自我,积极打破"最难毕业生"的魔咒。(经济日报记者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