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相”蔡京墓前的思绪

2020-09-13 22:44:23 作者: “一代奸相”

秋高气爽,正是旅游的好日子。我应朋友之约,前往仙游枫亭的蔡京墓园,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拜访这位北宋能臣。

蔡京墓园位于枫亭往园庄公路南侧溪南村境内。背倚大坪山,群峰如屏,层峦叠翠;面对笔架峰,烟云时起,岚色如染;枫慈溪恰似玉带缠腰环流而过,山水优美,景观独异。

蔡京,自宋崇宁元年(1102)五月起,先后五次出任宰相,成为北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著名能臣,也是我国封建王朝中一位出任宰相次数最多的历史名人。不料宦途难测,蔡京晚年获罪朝廷被贬,最后饿死潭州途中,年八十。临终之前,填《西江月》一词自慨:“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此词道出了官场的残酷,世态的炎凉。

蔡京死后三十五年,时为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十月丁卯,朝廷颁诏,蔡京与岳飞等在同一诏书上获平反昭雪。南宋高宗皇帝赵构下旨,蔡京遗骸按宰相、国公礼遇迁葬故乡枫亭,赦免当年被株连的蔡京子女。孝宗乾道四年(1168),蔡京遗骸终归故里,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这次 “平反”,恢复蔡京的政治名誉。宋高宗这一重大举措,被收入《续资治通鉴》而举世皆知,流传后代。

九百年来,莆田人民一直以莆田古代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木兰陂水利工程为傲。木兰陂水利工程变水害为水利,是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建成后充分发挥其引水、蓄水、泄洪、航运乃至水产养殖的综合功能,在中国水利工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木兰陂水利工程利国利民,其中蔡京功不可没。可是,却被方轸(方轸:宋代莆田县籍人,官居太庙斋郎即天子祖庙祭祀事务官)在《上徽宗封事》云:“臣是以知京必反也,臣与京皆壶山人,案谶云:‘水绕壶公山,此时方好看。’京讽部者凿渠绕山,欲以应谶。”(见《莆阳文献》卷十三)。方轸对蔡京修筑木兰陂利国利民的举措全盘加以否定,诬蔡京迷信风水,修筑木兰陂的目的是为了应谶,以便谋反篡位。毕竟,是非自有公论,方轸之族亲方天若(方天若:字彦稽。莆田城关方巷人,宋绍圣四年(1097)进士。官至秘书少监加右文殿修撰)在《木兰陂水利志》载:“时蔡公兄弟京、卞,感涅槃之灵谶,念梓里之横流,屡请于朝,乃下诏召募筑陂者。时福州有义士李宏,家雄于财而心乐在施。蔡公以书招之,遂倾家得缗钱七万,率家干七人入莆,定基于木兰山下。负锸如云,散金如泥,陂未成而力以竭。于是蔡京复奏于朝,募有财有干者辅之,得十四大家,遂慨然施钱共七十万缗,助成本陂!”这篇历史文献的保存,对蔡京建陂的初衷予以高度肯定。由此可见,莆田古堰木兰陂,分明是蔡京多次奏请神宗皇帝赵顼下旨招募人才资金而修建起来的。还有如今的“活化石”莆仙戏,也是当年蔡京指派皇家梨园优伶教授而发展起来的。今天当我们欣赏莆仙戏之独特风韵时,当我们的目光被木兰陂古堰丰神所凝注时,显然历史并没有完全被荒烟淹没,古道也一直延伸到今天,而且还会无限地延伸下去,拂去岁月的烟尘,还原历史的真面目,蔡京地下有知,应笑慰矣!

站在蔡京墓前,远眺大帽山,视野广阔;层峦叠嶂,村落良田,尽收眼底。墓后紧靠大坪山,山脉逶迤,跌宕有致。墓地四周,荔枝龙眼,树林阴翳,疏叶婆娑;还有大片茶园,郁郁葱葱。墓园正后方,不远处有一低谷,修有一个大水塘,一塘绿水,哦,好美啊!塘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阳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塘又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塘上泛着一片青烟似的薄雾,群山倒影,别有韵致。整个塘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我想:九泉之下,蔡京这位书法大家一定还在练笔不辍,这塘,该是他的洗笔之处吧!不信,你看,墓园对面左侧的笔架峰上面空荡荡的,如橼巨笔应该捏在蔡京的手中哦!

千般毁誉三秋谢,万卷诗书一代雄。蔡京那堪称著名书法家的十足功力后人恐怕是无法逾越的了,他五度拜相,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能力令我辈望尘莫及,还有他对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任谁也抹杀不了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