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原是骗局!女子诈骗近3000万后挥霍一空!

2020-09-30 11:15:22 作者: 投资理财原是

3000万元对普通人来说

可是一笔巨款

但有人却在短期内挥霍掉了这些钱

而这些钱都是别人的血汗钱

今年6月,李先生向南京鼓楼警方报警,称自己一直在某投资公司理财,与之对接的业务员叫黄某。最近两个月,李先生一直收不到约定的利息,联系黄某也没有回音。随后李先生与该投资公司老板朱先生取得联系,朱先生表示自己从未安排过黄某负责过李先生所说的理财项目,李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介入调查,很快将嫌疑人黄某抓捕归案。经审讯,黄某交代自己于2014年开始任职这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事理财业务员工作,职责是帮助客户管理空闲资金,并因此结识了众多客户。

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不安于现状的黄某对客户谎称其公司老总朱先生即将任职某银行投资部领导职位,业务上与各大银行管理人员都很熟悉,并用虚假的理财项目为诱饵,骗取受害人李先生在内的六名投资人,总计2900多万元。

得手后的黄某将受害投资人的钱款肆意挥霍,不仅出入驾乘豪车,还频繁出入各大高档场所挥金如土,出国旅游更是家常便饭,仅医疗整形就花费了近300余万元。

黄某到案后,卡上余额仅剩14万元,受害人的钱款几乎被其挥霍一空。

目前,嫌疑人黄某因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真像,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产,已经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警方研判分析后发现,嫌疑人因为先后投资多种理财产品遭遇失败,导致负债累累,无力偿还,为了解决困境,遂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客户。

由于嫌疑人常年担任投资理财业务员,与受害投资人关系熟络,平时对待客户更是以“叔叔、阿姨、大哥、大姐”等亲切口吻称呼,日常像对待“家人”一般嘘寒问暖。热情的服务态度、专业的业务用语,取得了客户的信任,愿意将钱交给嫌疑人进行财富管理。

取得信任后,嫌疑人开始编造所在公司与各大银行之间的项目往来,且利率回报相当可观,以此诱使客户产生投资的兴趣与想法。之后,嫌疑人抓准时机“趁热打铁”,伪造有老板签名的借条及担保书,让客户对这些项目更加深信不疑。

为达到骗取更多资金的目的,嫌疑人初期会按照约定好的利率按时将收益打给投资人,从而诱使受害人拿出更多资金进行投资,最终非法敛财2900余万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手中可以支配的“闲钱”越来越多

理财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许多老百姓会选择投资

来实现“钱生钱”的愿望

这便让一些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为避免上当受骗,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熟人”并不代表安全。熟人设计骗局之所以容易成功,就是利用受害人的信任,从而使得受害人轻易掉入“陷阱”。因此,涉及到自身财产安全时,一定要加倍谨慎,筑牢防线。

第二,“耳听”并不代表真实。不要单方面听取对方的一面之词,更不要仅凭通过聊天工具获取到的材料和信息,就轻易相信对方的花言巧语,一定要多方面核实内容的真实性,谨慎辨别真伪。

第三,“高息”并不代表牢靠。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理财时,应保持平常心态,增强风险意识,摒弃高利息诱惑。不要轻信一开始的小盈小利,这可能是诱人深陷诈骗圈套的假甜头。一旦遇到“高收益、高回报”的承诺时,切记不要轻信“一步登天”的致富捷径,谨记理性投资,避免该类案件的发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