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从“四川观察”的逆势出圈,看传统广电媒体的突围经与转型隐忧

2020-09-12 00:49:50 作者: 独家观察||

与此同时, “四川观察”在运营过程中还刻意地将账号“人格化” 。在与网友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有一个具体的身份和名字更加便于沟通。经常能够在 “四川观察”的内容评论区中看到官媒对自己的自称——“观观”,这样的互动,能够让网友产生亲近感,叠字为其塑造出了可爱的形象,便于打破观众心中对官媒的成见,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互联网信息爆炸使得热点事件较之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迭得更快,想要在互联网平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紧紧抓住流行趋势。在数以秒计的视听内容中如何快速抓住观众的兴趣点,也是一门学问。抖音打造出的“音乐+短视频”内容模式也被 “四川观察”很好地运用起来,在新闻视频中配上抖音的流行音乐,在抖音的传播环境中更容易受到欢迎。

政务媒体的出圈经与转型隐忧

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去中心化地做新闻资讯更加有效,锐新闻、快直播、微互动的模式被大量复制。“四川观察”火了之后,不少官方机构的媒体开始效仿,山东观察、全球观察、南宁观察等账号纷纷出现。 新闻传播追求“短平快”,这也对新闻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点上,政务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

植根于官方传统媒体,政务媒体有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四川观察”团队也曾表示,“在做时政方面,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专业的摄像设备和视频制作人才,可用视频形式呈现信息。”据报道,“四川观察”的抖音运营团队共有6人,依托背后的四川广播电视台,在电视新闻的生产线上奠定了其开拓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为了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官方的政务媒体纷纷改变话术,一反之前高冷严肃的姿态,将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打造得更具“网感”。在年轻一代占据互联网用户主流的时代,新闻信息是否有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能否实现对受众的触达。

年轻化的传播策略是制胜的法宝,“打官腔”不再适用当下的传播环境,只有颠覆传统的严肃风格,才能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纵览 “四川观察”发布的视频内容,除了时政之外,温情、搞笑等戏剧性的元素也深受偏爱。

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的官方抖音账号“四平警事”凭借段子手的创作方法,将电话诈骗、拦路抢劫、拐卖儿童等一系列犯罪行为以原创搞笑视频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一年时间内成为千万级别的政务大号,在普法宣传方面做出了良好示范;隶属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一档民生类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通过一本正经的论调和夹杂着奇趣新闻的内容模式,在网络渠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传统媒体转型欣欣向荣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现存的隐患。必须正视的是,飞速成长的 “四川观察”,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内容铺陈涉及范围广,发布速度又快,作为一个立足地方的媒体显然是没有如此大规模的信息采集能力的,因此 “四川观察”发布的内容并不全是原创内容,有很多是对目前全网已有内容的搜罗汇集。

通过剪辑、编辑等综艺化的手段,将其作为一条新闻产品产出,这样的生产模式与许多娱乐大V、网络达人等自媒体的创作思路殊途同归。 作为官方媒体,只是做信息的搬运工远远不够,这样非但不能树立起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反而容易本末倒置,弱化作为官方媒体的主要优势和职能。在 “四川观察”发布的视频内容中,也存在未经证实就发布的错误消息,而这样的错误放在传统媒体中,无异于一次重大的新闻事故。

另一方面, 为了追求关注度和浏览量,在娱乐性和网感上有了突破,相对地就会失去一定的严肃性。在一些需要严肃表达的新闻报道中,网友也会因为惯性对其进行娱乐化解读。

因此,在看到 “四川观察”在行业中的示范效应和积极引领作用之外,我们还需看到其突围探索背后带给传统广电媒体的警示。 要想走得长久还需要自身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发布内容既需要轻松有趣,也需要让大众能切实地在其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