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村里逛逛」草原上的“摆渡人”

2020-09-15 19:19:10 作者: 「来!村里逛

“在这个蒙古族占9成的嘎查,要让村民彻底理解政策,不是说开个会通知他就懂了。”刚上任不到一年,这样的例子太多,有时倪德青入户在一家一待就是一整天,常后半夜一个人回到村委会的住处,随后和衣而卧、倒头便睡,第二天5点便又醒来。这个工作节奏,他保持至今。

牧民在放牛(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破旧立新 穷则思变

改善村容、住上好房子只是一个开始。倪德青说,“换穷业”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发展新产业。

向村委会后山走,一条水泥路蜿蜒地伸向远方,抬头看,就是大片的草原和丘陵,一群草原牛散布其间悠闲地吃着草。“对于贫困户来说,借助自然优势,牛羊入户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倪德青发现,贫困户大多数都有养殖经验,祖辈一直靠养殖牛羊维持生计。但过去粗犷的养殖理念很难保证成活率。

“菜单式”产业扶贫很快提上日程,陈连书就是一个例子。倪德青先是为其提供了6头改良母牛尝试养殖,并为其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此后,衍生而来的托养产业也让陈连书多了一份收入。“草原200多头牛,基本都是邻居托养的,每头牛托养一夏可赚300元。”陈连书说。

在嘎查,像陈连书这样享受产业扶贫政策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但倪德青最怕的,不是实验失败,而是有些村民仍带有某些传统的老思想,“比如你今天给他安排了几头牛羊,明天一早他就给你卖了。”他就又跑前跑后组织技能培训;组建村内养殖户微信群......很多贫困户很快从原来的“半吊子”,硬是“逼”成了“土专家”。

一位贫困户正在喂羊(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以前穷的时候,老百姓都躲着你走。现在每期养羊培训班没一个落下的。”倪德青很感慨,“陈连书是文盲,最开始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现在能通过智能手机与其他贫困户交流经验。”这是倪德青最乐见的变化,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他很了解,农村人过日子,有时比的就是一股子精气神。

2年不到,嘎查的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只是个开始。距陈连书家不远处,是致富带头人乔继光创立的家庭牧场,养殖的是畜牧业市场上的一个新型品种——胡羊。这是倪德青的又一个好点子。

“这种羊就是一胞多胎,产量很高,我们现在先在这尝试养殖,然后再带动一批贫困户。”倪德青告诉记者,传统的畜牧业超载过牧,给草原生态带来破坏,不利于畜牧业持续发展。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包括乔继光在内的不少牧民观念发生转变,尝试标准化规模养殖。这也是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雨后,倪德青带着记者前往羊舍,不少贫困户在这里实现就业,不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边照料胡羊边学习先进经验。他说,其实村民们对脱贫的理解,就是安安稳稳地过好日子,“现在既能在家门口赚钱,又能守着老婆孩子,对于这些朴实的村民来说,就是一种双赢。”这也是倪德青最愿见到的。

景区农产品售卖摊(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创新思路 精准扶贫

几天采访里,倪德青没闲下来过,牧民打来的电话不断,忙的时候就在村口吃上几口烤冷面对付。他不觉得多苦,说自己就是操心的命。一是年幼时身边最亲近的人经常靠借粮食、借衣服勉强度日,这记忆他抹不掉;二是受过去同样是村书记的父亲的影响颇深。

至今,倪德青仍清楚地记得,老人过世需要的白布、办喜事需要的肥猪、穷小伙子娶不到媳妇……父亲都要操心,常常夜里赶着毛驴回来喝得酩酊大醉,嘴里反复念叨着,“村里要是有个像样的产业,也不至于穷成这样……”

这句话倪德青记到现在。“父亲没做完的事儿子来做,就是这个决心。”他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借助生态资源发展旅游,壮大嘎查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