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厅带动消费扶贫(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白彦乌兰,是巴彦塔拉嘎查所在的乡,蒙语意为红色的欧李(一种植物)。过去马车经过时,车辙都是红色的。倪德青坚持要把这种传统生态保护起来,于是在不动一草一木的前提下,不到50天日夜赶工,村中心的景区落成,草原蒙古包、生态园初见雏形。
如今站其高处远眺,便可见绰尔河全貌。旅游二级路建成后,从城里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到了农闲时节,不少贫困户没了放牧牛羊的压力,就到景区打工赚些外快,这也是倪德青起初建设景区的理念。
可还是会有村民不理解他的“善意”。倪德青说,现在讲出来很容易,彼时难处很多。
景区在一折弯处,要占一户的园子一角,倪德青早上5点去村民家,晚上11点才出来,期间,家中有事妻子打了十几遍电话全部拒接,就怕沟通不到位,“他家就一句话,你走吧,跟你一句话唠不了。”倪德青常说,自己很“轴”,事办不好睡不着觉,“景区建起来不是一家受益的事,全嘎查好了大家不都得利了。”
去年,景区开始试运营,倪德青说,景区在门口提供30个农特产品摊位,报名最积极的就是这一户,开起了烧烤摊;还有不少村民天不亮就上山采蘑菇在摊位售卖,“大家都彪着劲儿干,你说还会还像以前那样穷下去吗?”他还在精打细算,景区是承包给第三方公司运营的,不少村民也都有股份。要将这笔承包费,用在“防止”贫困户二次返贫上……
倪德青说,未来还要带着村民在景区造科普基地、赶着时髦挨着河边做集装箱别墅。他们要建城里人眼中的“诗”和“远方”。
村民正在直播卖农产品(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小康路上 做摆渡人
倪德青爱记工作日记,拉开办公室的抽屉,里面有着厚厚的几本笔记本,上面写得密密麻麻,都是他驻村5年来的点滴记录。其中有一页,记得最清楚,时间是在2019年末,巴彦塔拉嘎查40户全部脱贫。
可他不爱回忆这些,反倒是一些与村民间的情谊,心里记得比本子上要清楚。
倪德青曾去长春看病,做完检查后一看手机,五六个未接来电,都是村民杨百顺打来的,“我看病前在他家入户,我说心脏不舒服要去看看,他就一直担心,问我没大事吧?”彼时的他心里五味杂陈,反复和媳妇念叨,“就一个电话把我高兴的,这个村我就没白待。”
村民杨百顺没什么文化,但知道“摆渡人”这个词,他觉得倪书记就是嘎查的“摆渡人”。他常听书记说,脱贫路上硬件的帮助再多,不如先将大家的思想扶起来。
采访结束,倪德青还执意要带记者去看看76岁的米大爷,他是嘎查里公认的直播带货达人。“76岁的老人都能玩得转快手,年轻人怎么不行?!”说起这些,他颇为兴奋,他还要通过网络把嘎查的生态、民俗风情展示给全国各地的朋友,这也是未来嘎查发展的新方向。
他说,这同样也是米大爷和村民们的心愿。过去追求的,是吃饱穿暖;如今需要的,是享受新生活。
本期节目制作名单:
策划:赵净 李雪南 关宇玲
编导、记者:王晶
摄制、剪辑:荆宇琦
摄影:张凯航
设计:牟嘉 牛晨明 陈颖
特别鸣谢:北京市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