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网信办在近一个月来开展的“三项整治”行动 刘道伟作(新华社发)
当前,短视频平台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部分网红为吸引用户点赞、转发、赚流量频出“奇招”,有的甚至突破法律红线。业内人士指出,优质内容才是网络平台健康发展的王牌,企图以突破底线来吸引眼球、换取流量的做法,于德不符、于法不容,这样的博主“走不好也走不远”。
把公共场所当“秀场”
最近,一段“夫妻刚办完离婚手续走出民政局,妻子晕倒丈夫冷眼离开”的短视频在某平台热传,评论区中更是群情激愤,谴责视频中“前夫”的做法让人寒心。然而剧情却急速反转,当地官方证实相关视频实为摆拍,令不少网友感叹“人生如戏,别太当真”。
在短视频盛行的年代,将公共场所当做个人的秀场已不是新鲜事。近日,上海地铁内两名女性为拍摄短视频博取关注,不顾疫情防控要求,在人员密集的站台摘下口罩,多次做出劈叉动作吸引路人关注,被不少网友批“哗众取宠”“辣眼睛”,两人最终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上海警方处以行政警告。
记者了解到,“地铁站下叉”“人行道空翻”等一系列短视频作秀的不正之风已然形成。这样“辣眼睛”的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不在少数,更有甚者为追求流量丢掉原则底线,想尽歪门邪招,不惜打色情、暴力的法律“擦边球”。
此前,“女主播光脚在广场爬行”“网红主播街头直播骚扰多名女子”“陕西榆林男女网红低俗直播被拘”等话题曾被广泛讨论。而广西桂林蒋某更是为了涨粉“装神弄鬼”、私闯民宅,将家中无人的民宅当做“鬼宅”探秘,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的正常生活起居。
利用短视频平台分享生活见闻本无可厚非,但若为流量弃公序良俗于不顾则显然失当。有专家表示,这类“猎奇作秀”短视频的走红还会污染网络空间和社会风气,形成错误的价值导向,特别是影响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铺张浪费“博眼球”
在短视频主播“吸粉”的诸多邪招中,“大胃王吃播”近日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
“除了浪费粮食、伤害身体,我实在不知道这类视频有何意义。”短视频社交平台重度使用者小侯告诉记者,起初自己还处于好奇关注了一些“大胃王吃播”类的主播,但相关视频越发趋于同质化,后期部分主播甚至会特意挑选带有“异味”或奇特的食材用于拍摄视频,以博眼球。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日前就“大胃王吃播”类视频对2000余名短视频用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2%的受访者认为“大胃王吃播”传播不健康的饮食理念,98.1%受访者直言会取消关注,抵制浪费粮食的吃播,而“反感”“低级趣味”也成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此类视频的一致评价。
有专家指出,“大胃王吃播”现象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不仅与“节约粮食、健康饮食”的美德背道而驰,同时还以“低门槛、易操作、高利润”等所谓“优势”吸引一大批短视频从业者盲目入行吃播,逐渐成为整个短视频行业的“大毒瘤”。
优质内容是“王牌”
针对短视频及直播平台存在的内容低俗、“大胃王吃播”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国各地网信部门日前开展为期1个月的“三项整治”行动,共清理各类违法违规信息603万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559万个。
据统计,相关部门在近1个月内依法处置违法违规直播平台338款,关闭主播直播间7.4万个,封禁违规主播账号10.5万个,处置违规“吃播”账号1.36万个。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违法违规短视频内容的市场空间本质上来源于优质内容的持续缺位。相关整治举措对改善网络生态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优质内容才是网络平台健康发展的王牌,必须及时跟进。
在优质内容创作方面,非遗传承近年来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找到了独特的发展路径。不少非遗传承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账号,发布与非遗有关的短视频内容,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的关注。
曾为G20杭州峰会外宾制作铜雕礼品的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炳仁如今成为抖音“大咖”。通过近400个展现精湛铜雕技艺的视频作品,朱炳仁坐拥64.7万粉丝,累计获赞超过491万次。数据显示,目前至少已有121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通过短视频在抖音上进行传播,获得超过1065亿次的播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