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际华阚晓兰:战“疫”巾帼不让须眉

2020-09-23 16:05:11 作者: 新兴际华阚晓

阚晓兰是新兴际华集团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成衣车间技术员,在公司转产扩产防护服过程中,她发挥自己技术优势,从样品试制到打板、推线、改善工艺稳产扩产,始终奋战在生产一线,为圆满完成防护服生产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病毒和死神赛跑。“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啊,多生产一件防护服就能给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多一份的保障!”在一无样品、二无材料、三无技术的情况下,阚晓兰义无反顾、共赴国难,一头扎进研究标准、学习技术和制作样衣的过程中,她连续奋战在机台位和工作案间,认真搜集整理2003年非典防护服生产标准,并以此为基础认真研读比对新国标,尽快掌握防护服知识,抓紧实验制作样板、制作样衣,连续两天,研究试制成功了成套防护服样衣。技术掌握了、样衣成功了,但是阚晓兰丝毫没有松气,她热心帮助生产职工提高生产工艺,由她主导的工艺改进项目5个,单工序生产效率分别提升7.3%--96%,对快速提升产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她的带动下,同事们的热情和斗志被激发出来,生产线上的职工自觉提出改善提案及小改小革建议。“绱脚口、袖口松紧带工序”改进后提升工作效率12.8%,这为争取时间大规模投产创造了条件。

质量就是生命。她深知“防护服是一线医护人员的铠甲,质量必须保证”“防护服的命门是密封,如有一丝密封不严都会让医护人员有感染风险”,质量容不得丝毫马虎。阚晓兰和小组检验人员时刻关注半成品和成品检验,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问题。制约防护服产量和质量的专业设备就是热风机,她指导工人技师仔细研究后决定,每两个小时根据工房内温度调试一次机器,绝对保证机器性能,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热风缝口密封工序作为影响防护服生产质量的关键制约工序,不熟悉设备、不了解规程,成为起步提速阶段最难啃的“硬骨头”。在“卡脖”工序面前,她仔细查看工艺要求及时改进设计参数,包括针眼、密封条等性能指标在内,不断完善医用防护服产品技术要求。在防护服检验过程中,她创新提出“三关五环三工序”要求,坚持操作工首检、工序互检、质检员抽检、质量督查普检,每天班前会一讲评“四检一评”制度,全链条、全过程严把质量关。有了标准,有了质量保障,各环节、各工序都有“法”可依,协同作战,防护服质量稳定,产量大幅攀升。

全力抢产防护服。从2月2日开始,阚晓兰就全程参与了防护服样品试制、推线及生产。阚晓兰虽然从事专业服装多年,却从未涉足过医用防护服的生产,一切都只能从零开始。防护服与日常产品不同,属于医疗器械二类产品,面对新课题、新困难,她克服种种困难,仅用半天时间就让防护服在成衣车间顺利投产。她大胆优化工艺改进提升,为了解决热风机短缺矛盾,她与同事们提出并实施的“将样衣制作中的包缝、合身全等三序合为一序”改善提案,不仅效率提升了7.3%,而且为热风机24小时不停机生产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将热封上衣后背缝、合身缝等5个工序合为1序后,实现24小时“人停机不停”,热风机满负荷生产,效率提升了34%。技术解决了、生产铺开了,她又主动递交请战书,支援生产一线帮工增产,坚决完成生产任务。为节省时间保护现场清洁,她和她的团队少喝水甚至不喝水,任劳任怨,自我加压,主动增产。他们以完成防护服等抗疫物资任务为荣,发扬军需企业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连续奋战在抗疫物资生产第一线。2月4日防护服投产后,一天一个台阶,用十几天时间,经手完成防护服35000件首批国家收储计划并顺利发往抗疫一线。3月4日防护服日产突破9000件,截至3月10日,经手累计生产22万件防护服。

“国家有难,我们军需职工就该义无反顾上”!阚晓兰为防护服生产舍小家顾大家,她的成长轨迹体现的正是军需企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精神,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支援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