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示了“第一批拟入围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名单”,全国范围内150个职教集团在列。
设置“示范性职教集团”,对于职教界来说,无疑是一大推动,也是重要提示:职教集团的确是职业教育界打破部门、院校、地域藩篱,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纳社会资源、培育职教根基,活化专业行业衔接、提升院校育人的极重要极根本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更是党中央国务院早已明确的职教发展方向。
其实,职教集团对于职教界尤其是职业院校的益处,大家是了然于心的。这也是为什么,全国各地的院校都积极主动地或倡导成立、或参与设计、或牵线搭桥。截至2018年,就迅速在国内形成了1400家左右的职教集团,其数量与国内高职院校的数量不相上下,近两年来,应该还有所增长。
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职业院校对于职教集团功能定位的高度认知和认可,更毋庸置疑职业院校对于职教集团的真心热情。
但是,同样毋庸置疑的是:认知认可和真心热情并不代表效果就一定让人满意,而遍及国内各行各业、细化到产业和地方企业的职教集团,也并不代表集团本身就运行高效、达成初心。
有时候还甚至恰恰相反:我们可能见识到过不少热热闹闹甚至轰轰烈烈的“职教集团成立大会”,也可能从不同渠道看到过气势不凡、画面美好的关于某某职教集团的报道。但是,耳闻目睹,却也有不少职教集团在成立大会之后、报道刊发之后,集团各方渐渐地归于平静、平淡甚至于默然无声,而最终在悄无声息中被淡忘、被“取关”,甚至被退群。
久而久之,部分职教集团形成了“纸面化”“会议化”运行的现象。因为实质性的政策措施不能突破到位,之前众目所归的集团化办学不能有效高效展开,一些职教集团最热闹的存在感居然也就是每年一次或者几次的“集团成员大会”和相关的书面报告、纸面报道。
职教集团这种“虚火”的现象,在各地的确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
这说明两点:其一,职教集团的确有吸引力,吸引着院校、企业、行业,甚至地方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积极参与和促成构建各类职教集团;其二,职教集团这种跨界合作的实质化运行,很难。现实中的种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包括资产移动、合作形式、合作频次、跨度大小都没有先例可循,甚至可能与现行的政策相抵触,从而迅速地把职教集团从成立之初的热情满怀降级到不知所措、不知所终。
至于那些仍然存在的职教集团,我们不妨从教育部此次公示“第一批拟入围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名单中一窥端倪。单从名称来看,就能看出一些信息--
“示范性”,意指这是现有职教集团中的佼佼者,可资广大院校和企业成员借鉴学习;
“培育单位”,表明这些示范性职教集团还不是一锤定音、一劳永逸地敲定了自己的“示范性”身份,行不行、能不能代表职教集团的可示范性,还有待培育、有待提高,也有待最后的判定和动态管理调整;
150个培育单位,应该恰好是全国现有职教集团总数的十分之一,这说明教育部对于职教集团正规化、功能化、示范性建设的认真和全局观,也说明我们绝大多数的职教集团还有着不少的硬功、实功需要锤炼。
此外,职教集团一般有两类牵头倡办主体,其一是职业院校,其二是实体企业。这次150个培育单位中,实体企业牵头倡办或参与的,从职教集团的字面名称看,仅仅有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牵头的“联想职教集团”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牵头的“广西汽车产业职教集团”这两家,企业参与度之低,难免不让人不担心职教集团的多元化色彩会不会限于另一场“自办自演自导自娱自乐”。
职教集团,毫无疑问能活化职业教育的办学局面和育人实效,更能增强校企产教之间的紧密链接的韧劲和强度。但是,同样毫无疑问,职教集团本身的构成和运行机制也一定要活化,要走出“纸面化”“会议化”的陷阱。
怎么避免这种尴尬呢?
难不难?难在哪儿?怎么突破?怎么普及?其实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