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岳
王府井“狗不理”拆除店招(图据“市界”)
王府井“狗不理”恢复营业了,价格降了几块钱,招牌也变成“北京风味包子”。
虽然“北京风味包子”已不再是“狗不理”,但不管这家店如何城头变幻大王旗,整出闹剧实在是情节狗血、包子不香、无人搭理,“狗不理”这块老字号招牌算是砸了。
包子铺可以改名,但给老字号带来的打击却是长久的。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还有多少老字号要毁在这帮人手里?他们是老字号的掌门人,有些来自家族传承,有些是国营企业领导。但老字号在他们手里令人担忧。虽然我们不乏像茅台、五粮液这样早已不能用中华老字号来限制归类的优秀企业,社会却依然存在对老字号“东西难吃、服务不好”“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的印象。
按照市场规律,有了不可替代的名气确实不愁东西不好卖。现在新电影的市场营销也是只要炒作够了,电影外的新闻多了,不管故事好不好,都有人看。但中华老字号不同于纯粹的商品,它们不仅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回应着当代人对中国丰富灿烂文明的想象,还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很多人或许一辈子就只光顾一次不同老字号,但老字号们不该只做一锤子买卖,砸了招牌坏了口碑。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存在传承与创新的二律背反。虽然老字号的掘墓人心里根本没有这样的纠结,他们只是在搞钱和吃相不太难看之间寻找平衡。但说到传统文化便绕不开这样的核心问题,看的看不懂,听的听不懂,吃的不好吃,总之一句话,名气挺大,东西不好,欣赏不来。有时候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痛心疾首,但冷静下来又想,我会花钱去现场看皮影戏?我会把竹编买来摆茶几上?我会在地铁里戴着耳机听戏?
老字号要想活得好,首先是得活着。要想活着,就该与时俱进,就该创新。在过去,老字号经过无数次创新和演变,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宽容创新,但我们却比任何时候都要保守。我们宁可把手艺人送进博物馆,也要保持“原汁原味”。我们宁可照顾老主顾多年不变的口味,也不讨好年轻人。
“狗不理”包子砸招牌不是个案,但就算“狗不理”倒闭了,他们也照样如此。为什么?人不换,思想不换,把招牌换了,等于没变。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有不换脑袋就换人的魄力,现在这些老字号还在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像是活在上个世纪,怎么可能不自砸招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