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市场,如何提质升级?

2020-10-03 15:21:17 作者: 中国旅游市场

国庆中秋“双节”难得相遇,8天长假,国内游客规模预计将达5.5亿人次。假期第二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已达2.05亿人次。旅游市场能否迎来强劲复苏?

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今年受疫情影响,出境游几乎归零,很多游客的目光,需要重新回到国内。国内游又如何承接住巨大的需求?

在10月2日的节目中,《新闻1+1》连线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共同关注。

这个数据分析是根据几个方面的信息来源,一个是经过历年的数据比对,同时通过节前出游调查,结合OTA(在线旅行社)平台等预定数据,通过完整推算模型建立出来的数据。

假期第一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97亿人次,第二天1.08亿人次,两天的数据,符合我们的预期吗?

从前两天的情况来看,基本上符合预期,在预期范围内。

数据预测显示,今年“双节”出行游客人次的恢复,将会好于旅游收入的恢复。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几方面原因。

①从供给面来说,各地都推行了各种景区免票,以及各企业、住宿单位、休闲场所降价,尤其是酒店,此外交通模块降价的幅度较大,航空相对于往年来说降价幅度也比较大,各地很多文化娱乐活动,也有降价和优惠活动。

②从需求方面来说,今年处于疫情防控阶段,由于游客各自安全的需要,更多游客选择省内出游,出游半径减少了,更多的体现为中短程旅游,如此一来,游客交通消费和住宿消费比往年相对会低一些。

我非常关注另外两个方面的指标,一个是游客满意度指标,一个是游客在旅途中的文化消费指标。

游客满意度指标从今年以来我们在持续进行监测,从过去清明、五一、端午,尤其是暑假等等节假日及假期的满意度监测情况来看,有持续走高的倾向。我们也希望今年的国庆节游客能够得到更加有品质,满意度更高的最终服务指数。

游客在旅途中的文化消费,根据去年的调查,超过85.6%的游客消费过两个以上的文化项目,今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更加深入的一个年份,尤其是各地在非遗传承的一些文化、节庆活动等方面,今年推出了很多内容,供给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我们希望群众有更多文化活动的参与。我会重点关注这两个指标。

今年疫情特殊的背景下,全国上下更加同心协力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旅游领域,疫情防控期间,政府部门做了很多提前促销,包括更多的文化产品、娱乐活动等等,包括是线上的文化活动,这方面的努力大家都能够看得到,而且效果也非常明显。大家也注意到了今年国庆假期的恢复,比之前的清明、端午假期恢复得都要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看,给市场一个很好的信心,告诉我们市场的消费需求还在,这不仅有助于提振业界的信心,对各地政府发展旅游的信心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

这一次出境游的回流整体上国内还是能承接得住的,表现在几个方面。①高端的酒店,住宿率比较高,而且它的恢复在整个疫情期间是起到一个“排头兵”的作用。②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尤其是疫情期间数字化的营销,一些云端旅游、线上+线下体验的形式越来越多。③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和多元多层次面向专项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尤其是面向家庭游提供各个不同需求的产品,像主题乐园、滨海休闲度假等产品越来越丰富。总体上还是能够承接得住出境游的回流。

在品质化的服务能力以及细分化、专业化的产品上面,我们和国外一些地方还有差距。尤其是在不同的细分领域,现在游客的品质化需求和多元、多层次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比如家庭出游,要满足不同人群个体的需要,这些细致化的服务需要,酒店有没有考虑到?景区有没有考虑到?主题乐园有没有考虑到?其次是一些细分化的产品,现在定制游发展很快,定制游事实上就是针对细分化的市场所衍生出来的,尤其是个性化的需求,属于非标产品,怎样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这个可能是更多企业和更多目的地需要去思考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