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果洛的孩子“飞”出高原
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师生在校内参加爱心义卖活动。受访者供图
从凌晨在火车站见面开始,19名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姑娘就成了上海浦东外事服务学校(以下简称“浦东外事”)教师王玉林日夜牵挂的孩子。
被学生称为“王妈妈”的王玉林在2015年接手了浦东外事第一个航空服务专业内职班,见证了班里招收的这19名藏族姑娘一路破茧成蝶。如今,她们中有6人成为东方航空公司的员工,其中4人担任空乘。“果洛的孩子还能在天空飞。”这在当地像故事一样传开了,这个班也成为上海市教育系统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
在王玉林看来,这些来自新疆和青藏高原的孩子通过内职班招生来到上海,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适应了现代都市生活、开阔了眼界,为自己的人生乃至全家人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在某种意义上,果洛的孩子能“飞”出高原,得益于上海近年来成立的上海-喀什职业教育联盟、上海-果洛职教联盟等组织。其中,一些肩负带动农牧民脱贫责任的职业技术院校,逐步摸索出了教学育人“三部曲”:从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到学会学习、开阔视野,再到强化技能、走向社会,每个学期都有具体的育人目标。
第一部曲:入乡随俗 学会生活
事实上,姑娘们的蜕变之路是从各种不适应开始的。
从青藏高原农牧区来到上海,因为醉氧反应身体不适,她们昏睡了一整天;有的普通话水平差,听不懂老师说话;大多数孩子没有养成整理生活用品的习惯。还有一个孩子性格孤僻,王玉林后来才了解到,她从8岁起就成为孤儿,此后一直在福利学校长大。之后,她对这个孩子愈加关心。
为了让孩子们入乡随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王玉林每天早上6点就来学校,晚上11点才到家,在教室、食堂、宿舍全天候围着这群姑娘转。发现她们蹲在走廊矮墙上吃饭,就教她们进食堂在桌椅上吃;没有打扫卫生的习惯,就天天下班前去宿舍检查卫生;学校还为她们开设了普通话和硬笔书法课程。后来,姑娘们不但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把宿舍装饰得具有民族特色,别具一格。
在王玉林的教学理念中,德育是居于首位的。筹备爱心义卖扶贫活动时,她对学生反复讲述“爱自己、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的道理,让她们明白社会上还有更困难的人需要帮助。活动开展后,孩子们纷纷拿出随身带的藏香等小饰品参加义卖,还用藏文书法给光顾摊位的师生写名字、寄语。老师来了,孩子们就献上哈达。王玉林记得,当时藏族班的摊位成了全校最受欢迎、捐款最多的,班上孩子们知道后都高兴极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群益职校”)。群益职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内地新疆中职班的学校之一,学校新疆部自2011年以来累计招收内职班学生1000余人,学生来自喀什、吐鲁番等15个地州和兵团的14个民族。
2017年从群益职校毕业的祖白达·艾合买提记得,当年刚下火车,前来迎接的老师就告诉他们“新疆一个家,上海一个家”。她说,老师在学校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地关心照顾学生。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中秋节、春节等,老师都在学校陪学生过节,“很温暖、很幸福”。
副校长冯立竹告诉记者,针对民族学生普通话基础弱等情况,群益职校秉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将“行为德育”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学生入校后先培训内务整理,要求学生树立“改变人生,从叠被子开始”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第二部曲:学会学习 开阔视野
王玉林发现,孩子们一旦明白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就会分外努力。为了学好普通话,她们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去教室听课本录音、读书,6点回去洗漱、吃早餐,平时楼道里经常能看到她们背书的身影,晚自习结束回宿舍后也很卖力,在床上支起小方桌继续学习。后来,她们不但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还有5个孩子参加了浦东新区的中学生校园演讲比赛,其中一个获得了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