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家访谈录】王宏:由临而创 追求书写典范

2020-10-12 12:52:45 作者: 【文化名家访

鞍山是祖国的钢都,也是文化名人、书画名家辈出的城市。多年来,全市文艺工作者乘势前进,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书画、玉雕等文艺作品。为搭建一个交流互动、友好往来和宣传推介的平台,鞍山市委、市政府将于10月23日、11月12日在南京、北京举办“中国·鞍山书画和岫岩玉雕精品展”,展出我市150位艺术名家创作的书画、玉雕作品186幅(件)。此次活动也是贯彻落实“四产融合”一体化发展,助力鞍山城市活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今起开设“文化名家访谈录”专栏,对部分参展文化名家进行专访报道。——编者

王宏和他的参展作品《东坡诗一首》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为了显露出一点可取的见解和突破,需要进行反复的摸索与思考。执笔学书至今,已近五十年的光景。这些年临帖写字之余,关于书法我也有着自己的思考。我们应当不负众望将书法艺术继续发扬光大,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们共探新时代书法艺术的新高度。”展览前夕,我市著名书法家王宏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

提及此次参展,王宏表示为了能挑选出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反复书写、调整,最终从几十幅作品中挑选出《东坡诗一首》参展。“正常写毛笔字的时候字都不用太大,但是进展厅展览,除了在保证技法的水平以外,还要保证视觉效果,要给人一目了然的视觉享受。所以我这次创作的是大幅的8尺作品,希望通过草书的行云流水、大气磅礴,体现出作品的张力。书法不光有含蓄的一面,还有奔放、抒怀等多面性。”王宏说。

今年66岁的王宏,对书法的热爱有一种痴迷的执着,至今仍保持每天书写五六个小时的习惯。王宏说,书法中有三种形态是他自己一直坚守的:一是要认真地写好字;二是研习书法必须经过专门的碑帖训练,不厌其烦地临帖、探索、修正;三是艺术创作中完全承载了作者的艺术体验。

就书体学习而言,真草隶篆王宏都有涉猎,但王宏最钟情的还是行草书。在笔墨挥洒过程之中,自己的情绪得到了完全的释放,心绪与墨迹完全结合起来。在书写过程中,不去想太多,就是简单地写字。书后视之,恰恰什么想法也没有的作品,其可欣赏性更强,其艺术价值也更高。恰恰是这种无欲无求的心态,让王宏在专心书写的过程中收获了来自全国书法家的肯定。翻开他的履历,在获奖作品一栏里满满的获奖经历,令人目不暇接。201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其作品还多次入选国际书法大展,以及全国第三届、四届、五届、九届、十一届书法篆刻展等,对此,王宏只称之为是一种经历,并不能代表什么。他表示,要想叫得响,还得靠作品说话。他说:“书法与其他艺术不同,其极强的民族性和表现形式的鲜明,决定了它没有更多可借鉴的资源,只有通过临古积累更多的素材之后,才能逐渐进入创作领域。临古是创作的前提和手段,创新赋予书法新的生命。千百次的临摹,不就是为了刹那间的感悟吗?不就是为了自己能写出可以留于书史的作品吗?由临而创,由追求经典到成为经典。”

来源:鞍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