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打不过2万,崖山海战中,宋军为什么会打输?

2020-09-25 21:36:24 作者: 20万打不过

1279年3月19日,广东崖山海面爆发了一场超大规模海战,20万南宋大军与2万元军展开殊死对决。然而,这场看似人数相差极为悬殊的战斗却是以宋军被全歼告终,宋朝也至此彻底划上了句号。那么问题来了,宋军在崖山海战中究竟输在哪里?

第一,光从人数上来看,似乎宋军有很大优势。可事实上,南宋这20万人中还包括了大量文官、宦官、宫女、官兵家属,真正的战斗部队充其量也就几万人,所以双方人数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

第二,人们传统印象中认为宋军擅长水战,元军都是“旱鸭子”。可事实上,“崖山海战”中的元军是由2万汉人加1千蒙古人组成的混合部队,他们不仅深谙水性,而且所驾驭的战船性能也比宋军战船高出一截。

第三、南宋流亡朝廷被元军一路追击,屡战屡败,跟随身边的精锐部队逐渐消耗殆尽。期间,流亡朝廷内部还因争权夺利发生内讧,这又使得本已举步维艰的小朝廷更加雪上加霜。

1277年,在海上流亡的小朝廷不幸遭遇飓风,大约十分之四的舰船被打翻,其中就包括了小皇帝赵昰的御船。虽然大家全力抢救,终于把小皇帝捞了上来,可是呛水连带惊吓的赵昰因此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

接连的磨难再加上又死了皇帝,所有人的信心都降至冰点,“群臣多欲散去”。关键时刻,宰相陆秀夫对众人说道:“度宗皇帝有一子尚在,将置其何地。古人有以一旅以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备,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立国?”此时还能跟着小朝廷浪迹天涯的都算得上是铁杆忠臣了,因此陆秀夫的一席话立即让大家重新振作起来,于是拥立小皇子赵昺为帝。可是这种言语激励,临时“打鸡血”的效果毕竟很有限。

到了崖山海战前夕,小朝廷从上至下已没几个人还抱有中兴宋室的希望了,军队士气跌落到最低点。反之,元军这边志在必得,人人摩拳擦掌。两边士气相差天壤之别。

第四、南宋主帅张世杰军事能力不足。崖山本来是一块绝佳的战略要地,而它的核心又在崖山与汤瓶山环抱之间的入海口——崖门。崖门里面是天然的避风港,宋军占据此地后,每天潮起可顺海潮出港,潮落可据险而守。但是,张世杰在决战前夕却主动放弃了崖门,而采用铁锁链船的方式将千余艘舰船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型的海上船寨,打算用这个“巨无霸”对抗元军更先进的战船。

然而,宋军前脚刚走,元军后脚就跟上占据了崖门,宋军退路被彻底截断。更要命的是,宋军在船上准备了足够的粮食,却没准备相应的淡水。在无法喝到足够淡水的情况下,宋军战斗力更是急剧下降。

1279年3月19日,元军主帅张弘范下令发起总攻。元军水师从东、南、北三面扑向宋军海上船寨。宋军将士们奋起反击,战斗从黎明打到了黄昏。早已身心俱疲的宋军将士无论在体力上还是在精神上都远逊于对手,再加上巨型船寨完全失去了机动性,只能挨打,无法反击。

最终,宋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余万军民也随之投海殉国,宋朝以最悲壮的一幕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参考文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