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士族开始逐渐形成:士阶层已经彻底世俗化

2020-09-28 19:33:15 作者: 东汉士族开始

在春秋战国这五百多年里,中国文化发展迅猛,史学家把这段历史文化称为先秦文化。先秦文化的灿烂,令人神往,诸子百家并起,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为主流的文化更是流传至今。

而其中又以儒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可以说儒家的思想统治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在儒家典籍《论语》中记载着,"子曰:士志于道......"译为读书人应当立志追求真理。又有"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译为君子应当有远大的志向。

在这些儒家经典里,不难看出,儒家思想对君子、士等读书人约束很大。儒家思中,士需要有追求世间真理的远大抱负。

随着历史的前行,儒家思想在西汉受到冲击,士阶层从春秋时期的"士志于道"渐渐演变成了"士不免俗",那么为何西汉、东汉时期在思想上出现了这样的转变呢?

一、西汉官吏倍增,士阶层良莠不齐

1.察举官员增加,俸禄不足

关于这个问题要了解西汉的阶层级别。首先是核心层,以皇帝为首包括王侯、皇室成员等。

第二阶层就是士阶层,这一层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主要是读书人为主,在春秋时期,士阶层是贵族里的底层阶级,因为这个阶层在血缘上与皇室已经没有太大关系。

在士阶层下面还有两个阶层,以普通百姓和奴隶为主,所以士虽然是贵族中的最底层,但是相对具有庞大基数的第三阶层和第四阶层而言,士依旧是许多人难以企及的阶层。

受儒家思想影响,西汉初期的士阶层的思想都以天下为己任,心中存着"士志于道"这样的远大抱负。 坚定心中的道,一心兼济天下,这个阶层的群体是伟大而又寻常的。

然而,历史前行到了西汉中期,此时科举制还未出现,除世袭之外,普通人要想为官只能通过察举制。察举制是一种确立在汉武帝时期的选官举措,由地方官员考察、选举,最后推荐给中央而后任命官职的一种手段。

西汉初期,官吏数量较少,朝廷俸禄足够养活一家人。西汉中期,在察举制这一制度下,西汉的官员人数呈直线上升,最初一县地方官员不过寥寥几个,大家各司其职。后来则发展到一县官员上百名,此时朝廷有了压力。

西汉农业并不是很发达,官员俸禄又是以粮食为主,因为地方官员数倍增长,俸禄成了朝廷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么降低地方官员俸禄,要么增加税率,增加税率无疑是在要老百姓的命,所以朝廷决定降低地方官员的俸禄。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首先地方官员都是士阶层,俸禄下降,凭一己之力养不活一大家子,连家人都养不活,又如何能有兼济天下的抱负。所以士阶层不得不想办法养活一大家子,这么一来所谓的"士志于道"也就难免落了下风。

2、 追名逐利,士再难免俗

《后汉书》记载陈潘所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朋友则反驳他说道:"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陈潘认为大丈夫当以扫除天下祸患为己任,怎么能在意一个房间的事呢?这里的陈潘思想便是"士志于道"。而他的朋友则认为,如果连一个房间的事都处理不好,又如何能肃清天下。

这里一个房间的事隐喻小事,也可以认为是家事。其实这段记载就表明了西汉士阶层矛盾开始出现,有些士阶层心中依然保持"士志于道",有些则认为自己的家事都没搞定,又如何心中装着这天下呢?

"家国天下"把家放在第一位,《礼记·大学》也有云: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些都表明士阶层先要有小家,才能心存治国之道。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