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陆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生于中唐时期的他,以品德高雅、才学卓越广受后人称赞,后人中包括权德舆、苏轼等人更是以西汉贾谊、张良比之。
但是正如俗语所说“棋逢对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虽然他是一代名臣、为政清廉刚正不阿,为相时的一系列举措更是指陈弊政、废除苛税,为人称道;但是没有明君所倚重、支持,他的这些措施也终究只是昙花一现,而他本人的仕途也是十分坎坷。
而最为奇葩的是,关于他被贬黜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太过清廉,不肯同流合污。若说,其中有同僚排挤、构陷的因素,寻常人自然能够理解,但是关于他的清廉,就连当时的皇帝唐德宗李适都看不过去,甚至还有有劝勉他受贿的言论。
“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概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资治通鉴·唐记五十》
听来,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皇帝为何要去劝说大臣受贿呢?这其中又是何种原因导致了这种是非不明、黑白颠倒的局面呢?
唐德宗李治,一个奇葩的皇帝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真正能称得上明君的人屈指可数。这其中的原因,无怪乎人性的贪婪、权利的欲望等,而这也就导致了许多皇帝或许能善始,却难以以明君结尾,其中更是有着许多的奇葩皇帝。
其中,唐德宗李适便是一位。作为唐朝的第九位皇帝,李适生于中唐时期,唐王朝的盛况在经过安史之乱后,早已是日薄西山。内忧外患,内有宦官干政;外有节度使尾大不掉,而在大历十四年登基之后,他亦是深感危机。
随后便强明自任,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例如严禁宦官干政、改行两税法等;而且在个人的生活上,也是十分节俭有着像是整改进贡制度,在生日的时候拒绝进献等行为。此时的他也颇有明君之相,但是这一切也仅只是群臣的一厢情愿,昙花一现般的举动;随后短短几年间,他便任用奸相卢杞加重赋税,导致民不聊生,这种局面更是随着建中二年的一场削藩战争的失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头。
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发动削藩战争。但是仅仅两年后,一场“泾原兵变”让削藩成为了痴人说梦。泾原兵变之中,昏庸无能导致的失去人心,让唐德宗连武将也调遣不动,军士哗变更是让长安迅速沦陷,他本人也只得仓皇出逃。可笑的是,此时真正在他身边的反倒成了宦官。
人是很难从自身去探究原因的,九五至尊的李适也不例外。他很容易的便从武将、宦官的表现中选择了宦官一方,此后宦官屡被重用,甚至掌握了神策军。而或许是受到了削藩失败的打击,李适更加变本加厉,他也开始了无度的索求之路以及昏庸之路。
除了直接公开要求各地进贡以外,还经常派宦官向各个地方、政府公开索取,搜刮,在国库之外,他设立了两大私库,而为了掩盖自己的贪欲,他甚至不惜劝勉大臣受贿,主上昏聩之下,吏治可想而知,由是贪腐盛行。
陆贽面对皇帝劝说后的选择
但是,陆贽显然是其中的例外。陆贽乃是大历六年的进士,广有才名,而且在李适登基之后,也是尽心尽力,因此李适一开始也是十分重用陆贽。
可随着自己的昏聩,面对陆贽他自然是心生不满。这种不满更是随着陆贽在拒绝收受贿赂选择上表告发时彻底明显化,也就有了他劝说陆贽受贿的言论。
面对这样的劝说,陆贽是如何回复的呢?
监临受贿,盈尽有刑,至于士吏之微,尚当严禁,矧居风化之首,反可通行。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已与交私,何能中绝其意,是以涓流不绝,谿壑成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