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非要在历代文人中排出个第一,我想可能会有一千种答案,每个人心目中的人选肯定不一样。就如我的心中从来都认为苏轼是第一名,文章豪迈甲天下。
所谓苏门三学士,说的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雄霸北宋文坛,那个时代文坛很难有哪个个家族有他们这样的声望。
苏轼的文章从来都是豪气冲天,在他眼里连着生死在内都不是个事,你读苏轼文章你会发现有一股豪杰风气从内心四处扩散,透着毛孔连着五脏六腑,使人神清气爽,好作者好文章的魅力大概就在这里。
苏轼图片
苏轼一生官运坎坷,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离京,从此一生多地为官,江湖漂泊。苏轼二十一岁参加科考,文章写得洒脱豪迈,一改前人奢靡之风,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读完后大加赞赏,他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便只给了第二。后来放榜时欧阳修才知道原来写这篇文章的学生叫苏轼,欧阳修问苏轼他卷子里写的有一个典故出自哪里?欧阳修意思是向苏轼请教,因为欧阳修没读过这个典故。苏轼回答:“老师博学多才,何必非要问那么详细呢?多知道一个典故和少知道一个典故没什么区别!”欧阳修立马明白了苏轼的意思,原来这个典故是苏轼自己编的,欧阳修赞叹说:“此子豪爽之风闻所未闻,将来文章必名扬天下。”
能赏识天才的那个人一定也是天才,所以苏轼是天才,欧阳修也是天才!一切就和欧阳修说的一样,苏轼留在了京城每写一篇文章,天下人都争相阅读,苏轼横空出世,必将大放异彩。后来的几年,苏轼先遇母丧再遇父丧,守孝三年又三年,当他回到朝廷时,发现朝野上下全是他不认识的人,有个叫王安石的人搞了个“变法”,苏轼的命运也于此发生转折。
这时的朝廷,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已经因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被贬。苏轼仔细研究了王安石的变法方案,他也认为弊大于利,便立马上书反对,苏轼难道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吗?他的老师欧阳修都因这事被贬,何况他苏轼呢?但是苏轼一生便是如此,只说自己该说的,只做自己该做的,什么结局后果皆不理。结果也是很明显,苏轼被贬,任杭州通判,就此开始了他漂泊江湖的潇洒人生。
苏轼有一特点,生活里任何一件事都能拿来写文章,有一天下雨,苏轼明明带着伞却不撑开,就这么在雨中慢慢走着,回到家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图片
寥寥数语却豪情四射,在他看来,外面不就下点雨吗?何至于路人都惊慌失措、四处乱窜,一会以后不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吗?这就是苏轼,豪情壮意不只是凸显在家国大事,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皆体现豪迈。
元丰十二年,乌台诗案之祸来袭,起因是四十三岁的苏轼升任湖州知州,上书一封《湖州谢表》给皇上,本是很普通一件事,却被包藏祸心之人借题发挥。苏轼的谢表里有这么两句“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本来就是苏轼自谦的话,朝中小人却诬陷苏轼愚弄朝廷,借故嘲讽皇上,一时朝野上下纷纷要求杀掉苏轼,自古文人心最狠,借刀杀人血不沾。这个时候王安石站了出来,帮苏轼求情,并上书言道:“我朝太祖皇帝早有遗命,本朝不可杀士大夫。”王安石虽然和苏轼政见不合,人品还是不错的,他的求情让苏轼免于一死,最终苏轼被贬官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待了五年,这五年对苏轼来说是很不幸的,但对中国文学来说却是奇迹的五年。苏轼待在黄州,十分适应不了当地的生活,时常心怀郁闷,但不改豪情。这一时期苏轼多次游览赤壁,有感而发,先后写下来《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三首传颂后世的名篇。我们挑选其中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来欣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