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冯骥才《艺术家们》:我这一代人的生命史

2020-09-29 09:45:50 作者: 专访|冯骥才

9月28日,武康路上一个被众人围绕的“大个子”引来了不少行人注目。他不时拿出手机,拍下街头一角。有好奇的市民靠近了打听,回头若有所思:“哦哦,是冯骥才啊。”

冯骥才近年来公众视野里的冯骥才常和文化遗产保护联系在一起:木版年画集成、传统村落档案、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但冯骥才当然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遗产保护者。他常用“四驾马车”来形容他在做什么:文化遗产保护、文学、绘画和教育。在这个满是桂花香甜的九月,他写于今年春天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经由《收获》长篇专号2020秋卷面世了。

《艺术家们》首发于《收获》长篇专号2020秋卷因为要开新作研讨会,78岁的冯骥才有了此番三天两夜的上海之行。在开会之前,他先来到了巴金故居,这是他在巴金故居设立后第一次走进这里,“我感觉巴老还在。好像他只是暂时离开这儿了,不一定什么时候还会回来。”巧的是,在新作里,他也写到了秋天,写到了“巴老在武康路的房子”。

小说取名“艺术家们”,写的就是一群艺术家尤其是画家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以后的故事。楚云天、洛夫、罗潜都是年轻画家,号称“三剑客”。他们在压抑灰暗的年代默默守护着共同的艺术沙龙,在唐山大地震中幸存下来,又一起迎来了改革开放。但当精神解禁,生活渐好,三人却在不经意间从志同道合走向了分道扬镳:洛夫被商业化浪潮吞噬,失去自我,最后自杀;罗潜苦苦挣扎于社会底层,耗尽了绘画才能;只有楚云天,在绘画界守住了对艺术的赤子之心。

“我不回避,这部小说写的就是我这一代人的生命史,包括心灵史,还有艺术追求史。”在上海,冯骥才就《艺术家们》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他说,“我们心里仍然有着非常纯粹的东西。”

冯骥才夫妇和巴金。图片来源:巴金故居在小说里,想象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近两年,冯骥才在文学领域新作不断,包括《单筒望远镜》《书房一世界》《俗世奇人全本》以及最新的《艺术家们》,以至于给人一种“重返文坛”的感觉。他自己都感慨,可能把太多时间和力量用在文化保护,他的散文写作、绘画都被掩盖了。谢晋曾对他说,你的战场太多了,分散了别人对你的关注。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大量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这些东西浩如烟海,比如口头文学,我们近年收集上来的史诗、神话故事、歌谣、谚语将近十亿字。它们都要分类,之后编程进入数据库。像这样的事,别人可能不理解,因为看不到直接成果,但它们又是一个民族必须要做的事,它们是给后代看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我想写一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片段式的。人物可能忽然就出来了,他们在我脑子里。于是我脑子里不是只有一部小说,而是有好多部。我又是画家,经常还有一些画面想象。但这些都干不了,所以很苦。”

冯骥才说,经常是他坐着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提前交代司机师傅不要讲话,然后他在脑海里“过一过写作的瘾”,“有时会想到很好的细节。但一到目的地,人来了,这些东西就放下了。再过几天不写的话,它们就全都消失了。好的一点是,我文学创作的思维没有断。”

至于《艺术家们》的诞生,其实也和今年上半年特殊的“清静”有关。疫情暴发前他忙于博物馆建设诸事,并没有想写它。到了春节,他安安静静在家待着,那些人物忽然就走进来了。三个多月后,他写完了小说。

在旧作《漩涡里》,冯骥才曾坦言他的幸运是与这个时代深刻的变迁完完全全融为一体的,他顽强地坚持了自己的思想,没有在这个物欲的世界里迷失,但他的不幸是没把多少时间留给纯粹的自己。

那么,楚云天这个小说人物是否可以看成冯骥才对自己人生的另一种想象?——他拥有了理想中的双重幸运,既没有在物欲的世界里迷失,又把全部时间留给了自己。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