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双绝,苏轼辛弃疾中秋词,一首乘风欲归去,一首直下看山河!

2020-09-29 16:12:34 作者: 宋词双绝,苏

我仿佛看见一直白色的仙鹤,在庭院里展翅低徊,随时都会一展翅膀,飞出庭院。这只仙鹤就是苏轼。他有醉态,有辗转,有飞翔,又有一点留念和清醒,他和月光融为一体,这样的状态,是一谪仙,比同唐朝之李白。而且定位也同李白一样神魂如化,我本仙人,可能归去!

这是词中之仙啊!

上阙是如仙之迷醉,下阙就是迷醉中的清醒与沧桑了。

那月光灵动流转,它转过朱红的楼阁,照在窗户上,照见了不眠的人如我。你这月亮不会对我有仇吧,你照见别家团圆也就是了,为什么你要照我呢,你难道不知道,我这里并不团圆啊。

但是定神一想。这人间有的是悲欢离合,这月亮自古阴晴圆缺,能够团圆在圆月下的毕竟少数啊,自古良辰美景难得人月两圆。

我只能期望对方长久平安,共这永恒的一轮月色。

这首词豪放而辗转,可爱的醉态,起伏不定的心思,从天上到人间,既有唐朝的仙意狂放,又有宋朝明月相思团圆的浓厚的人间感情。收束得特别朴素深情。是的,还有最后的愿望,人长久,共婵娟。

苏东坡的豪放和大气有一半是被家庭成就出来的,因为他有责任给弟弟以正面的支撑。我永远在,哪怕落魄,哪怕磨难,我都会屹立着。这就是传统家庭的深厚意义。

这首诗抒发了苏东坡仕途坎坷的抑郁,却升华成如仙如醉的快意,也稳妥落在了人间,如酒醇厚。

那我们再看另一首词人辛弃疾的中秋词。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晚生苏轼一百年,此时北宋已亡,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国土都在金国辖制下。辛弃疾生在金国。然而作为宋的子民,他21岁抗金归宋。在宋朝文坛一片婉约声中,辛弃疾是以将军从文,其词风雄健,横扫南宋,可以比拟的,唯有离他百年的北宋苏东坡。

此时辛弃疾回到宋朝已经十二年,人生30多岁的大好年华,但是他始终没有受到重用,不仅如此,南宋苟安妥协,复国之路遥遥无期,上层醉生梦死,孤独的辛弃疾中秋看月,他比皇帝更焦心,因为北方,有宋的故土与子民。

他和朋友喝酒,想到的是金瓯缺。

又是一年的中秋圆月,像在天上转动的镜子,被秋天打磨得皎洁。辛弃疾比苏东坡更加的着急,苏东坡只是把酒问青天,辛弃疾则是找准对象,他把酒问嫦娥,你说你把月光弄得这么白,像人头上的白发,你几个意思?你欺负我老了,用月光嘲笑俺的白发?

你看我怎么整,我插上翅膀,飞到天上,长空万里,我要如龙在天,直下万里山河。你嫦娥不就是守在月亮里,成天爱你的桂花树吗,你哪里管过人间,我要砍了你的桂花树,让那月亮更明更亮,清光更多,那才是我要的澄澈天宇,照耀万里山河!

这首诗肯定有寓意。那嫦娥代表的不就是皇帝和朝廷吗?但是词中如龙豪气,直下山河那种快意和豪情,感染着人心。

也不怪昏聩的南宋不敢重用辛弃疾。要文有文,要武有武,说词中之龙是折中之言,这是帝王和豪杰呀。没准很多人都想到黄巢一句,他年我若为青帝。

所以辛弃疾这一生也够悲哀了,南宋防金还要防辛弃疾。他的待遇也就注定了,随时拿个小池塘困住你。

但辛弃疾词中的愿望如何不是百姓的愿望,四海一统,政治清明,在中秋时节没有忧患的普天同庆,看见飞龙在天,守护着清明和安定。

当然这种愿望,在那个时代注定落空。

赏读这两首中秋宋词,是因为我们欣逢盛世,所有的愿望都达成或在达成的路上,那豪迈之气,已经挣脱了诗词,成为了真正天地间的浩然之气,流荡人间。谨以致意这些曾经生活在国土上的爱国爱家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