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双绝,苏轼辛弃疾中秋词,一首乘风欲归去,一首直下看山河!

2020-09-29 16:12:34 作者: 宋词双绝,苏

中秋节成为官方的节日,是在唐朝,彼时唐朝兴道教,八月十五为太阴星君的寿诞,也就是月神的生日。又中国自古之秋祭,有祭祀自然之神和先祖的传统,八月十五遂成为官方节日。唐诗中的中秋节,可以看到唐时节日的风貌,大家祭祖赏月,以沐浴月光为盛世,多赞美自然的奇观,达到身心的快意。月光和月亮赋予了最美好的愿望和意向,代表了可以感知的自然恩惠,以及它能传达的灵魂的相思。虽然中秋的月亮代表团圆,圆满,但还没有彻底民间化。

经过唐宋之间的战乱,人们更期待真正的幸福和平,更在意人间的幸福美满,宋朝之后,中秋节成为了民间重要团圆的日子。宋朝重视儒家文化,中秋节淡去了宗教色彩,人间气息浓厚,宋朝更注重平民生活,中秋节的内核逐渐转向亲人和家庭的团聚。

如果唐朝的中秋节像是一个抒发个体自由的旅游节日,宋朝则注重家庭的团聚,在中秋节家人喝酒,吃做成月亮一样的饼子,那时不叫月饼,但总归是将月亮吃到肚子里,爱它就是吃它,是朴素的人间的情怀。

宋朝发展了新的文学体裁,虽然词起源于唐朝,但是在宋朝发展兴盛,这是源于宋朝重文,且词的辗转细腻,更容易表达真实的贴身的人间情感。宋词与中秋的碰撞,产生了无数旖旎词章。这些词章,更容易获得普通人的共鸣。

如果唐诗里的中秋节是高楼上碧海明月,宋词里的中秋节,楼台掩映,桂树婆娑,人影幢幢,更生动,更有人间气。但也自然是有宋词的局限性,通常描述小而美和细碎的感情与场景,虽然佳句叠出,有的时候也常常过于婉约和琐碎,很难抒发大的情怀。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一个人之慷慨豪气,自然有内外的动力,能够在词的规范里,洒脱出自己的飒爽心胸,化枷锁与无痕,才是词中至境,才叫真正词家。那么不能不读的就是苏轼和辛弃疾的两首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和苏辙是兄弟俩,苏轼比苏辙大两岁。虽然他们和父亲一同有才名,但是兄弟也算不幸,苏轼19丧母,29岁丧父,苏轼是兄长,每年的中秋对于这对难兄难弟,其意义是非比寻常的。长兄如父亦如母,所以苏轼的中秋诗词,绝大多数都是怀念或写给这个弟弟的。这是他心里的团圆。

宋朝以孝道治国,父亲死后,兄弟守孝三年,然后入朝做官。但是这兄弟俩都因为耿直,得罪了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历史上是有正面评价的,但是他的改革暴风骤雨,雷厉风行,作为苏轼认为这是一场粗暴的权力斗争,而苏辙也对其政策执行的细节表示质疑。其结果,苏辙被贬,苏轼自请外地做官。

两个兄弟就此别过。1076年,39岁的苏轼在山东密州,37岁的苏辙在山东济南,虽然在同一省份,苏轼也是不断要求调任到离兄弟近一点的地方做官,他们宦海浮沉,已经七年没有见面了。虽然书信和诗词是重要的联系方式,但是对于父母双亡的兄弟俩,真实的团聚是内心的渴望。靠得如此之近,却又错过了重逢,其中的无奈和抑郁可想而知。

苏轼好酒,据说宋朝的酒,度数不是很高,宛如啤酒,那么好天良夜,无醉不归,有一种刻骨的清醒,就是他思念兄弟,但是也不能哭哭啼啼不是,于是辗转情怀在诗酒中释放,在曛然的状态下,写出了如同仙境的作品。

像这样的明月,是不长有啊,我拿酒,去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琼楼玉宇,广寒宫阙,你们神仙是否纪年?我此时就是神仙呀,你看我风吹广袖,如翔天海,我只是担心我回去了,那天上太冷,万一回不来人间,咋办?就让我在这美丽的月亮下,载歌载舞,做神仙的飞翔吧。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