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刘备:从左将军府到蜀汉,刘备集团的官僚体系是如何演进的

2020-09-29 17:20:24 作者: 另眼看刘备:

与传统文学作品中关于诸葛亮的形象不同,历史上的诸葛亮实际上并没有与“汉初三杰”中的张良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运筹帷幄的谋士并不是诸葛亮的专长,或者说诸葛亮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展示这方面的才能。真实的诸葛亮在前期大多类似于萧何,负责稳固后方、支援前线。后期则展示了类似于韩信的作用,直接统领军队对外作战。

此时从属于刘备进入的巴蜀的成员则由荆楚的人员居多,加之刘备集团内部的年轻一辈。庞统、黄忠、魏延、关平、刘封、冯习、张南、傅肜、向宠、卓膺、霍邈等荆楚集团成员和年轻一代共同组成了西征军团。

2、变化的原因

首先,相比于嫡系成员,荆楚集团和年轻一辈的人员更具有追求进取的动力。荆楚集团和年轻一辈的成员对于军功和事功的渴望更加强烈,希望向上晋升的欲望也更大,在处理具体事务时自然更加用心。这种用心有时候甚至达到了不择手段的程度,例如庞统等人甚至密谋越过刘备直接在初次会见刘璋时就设摆“鸿门宴”俘虏刘璋。

其次,后方需要稳定,核心成员的镇守可以稳固荆州的态势。荆州的地理位置处于被曹操、孙权两方三面包夹的态势,留下忠诚度较高的嫡系和核心成员可以保障其不会叛变,更能通过威望、才能等方面对荆州的稳固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荆州作为刘备的后勤基地,也要向进入西川的军团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和补充。在这些方面恰恰是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长处和优势。

最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战争和事务建立第二梯队,选拔、培养出合适的人才。此时的刘备已经年过半百,核心成员和嫡系人员也大多年长。考虑到统一天下的难度和对手的情况,刘备及其集团核心必须为长期的斗争环境做准备,而大量的人才恰恰是这种斗争最需要的。刘备西征军团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战争选拔、培养出合适的年轻人才,为以后可能的长期斗争做准备。

三、为何夺取两川后官僚体系的变化象征着刘备集团的最终形成

1、夺取两川后刘备集团官僚体系的变化

为了彻底夺取两川,刘备集团先后牺牲了大量优秀人才,如庞统、雷铜、吴兰、任燮等,并且消耗了大量资源与国力,最终占据了汉中,基本完成了“占据荆、益,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在汉中击败了曹操之后,刘备再次在属下的拥戴下自领了汉中王的王爵称号,通过其中的劝进表可以看出刘备集团的官僚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

通过这份名单可以看出,刘备集团的官僚体系已经从荆州州治向整个汉帝国区域内拓展,不再仅以荆州一地和左将军的从属作为官职的授予,而是更加突出了整个集团的军事扩张和政治需要。

马超、许靖、庞羲、射援四人,都是名声播于天下的人,本身的爵位或者声望都较高,属于集团内部为实现某些政治、军事需要而安排的类似于“吉祥物”的存在。从诸葛亮开始的名单是真正属于刘备集团核心的成员,除了原有的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另外增加了黄忠、赖恭、法正、李严这些荆楚集团和益州本土集团的代表人物。

2、刘备集团官僚体系的最终形成

从刘备占据汉中开始,一直到刘备去世,刘备集团的官僚体系构成彻底的形成。这一过程中刘备集团摆脱了以往仅限于地域或者相应官职爵位的桎梏,最终成为了一个以天下为目标的集团。通过该集团各成员,刘备为“隆中对”中最终取得天下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基础。如果不是随后发生了“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惨败,刘备集团是很有希望取得天下的。

刘备集团官僚体系的成员也于此时最终形成。伴随着早年嫡系成员的凋零,以荆楚集团为核心、东州集团(即刘焉、刘璋父子入川时招揽的外州人员)为骨干、益州本土集团为基础的蜀汉集团最终形成。这三个集团形成了一个官僚体系的金字塔,荆楚集团一直处于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