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谊是隋文帝杨坚的亲家,王谊的儿子,娶了杨坚的女儿兰陵公主,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但是后来因为杨坚称帝之后,对他没有像以前那么热情,这个时候王谊心生不满。恰逢此时,有人在隋文帝的面前,说王谊声称自己有帝王相。最终王谊被隋文帝赐死,那么他到底犯了什么为臣大忌?
打江山时的好兄弟,有多少能成定江山的良臣
王谊对于隋朝来说,称得上是开国元老,而且他的胸襟也颇为豪放,他的儿子奉孝因病夭折之后,他就给杨坚说,兰陵公主还小,可以选择再嫁。但这个时候,正是隋文帝,准备改革沉弊的时候,王谊说这件事,让杨坚很是尴尬,正好又被御史弹劾,所以杨坚才对王谊淡薄了一些。
这个时候王谊就心生不满,没有从曾经的兄弟关系,改变到现在的君臣关系中。其实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真的是非常多,刘邦当年手下的能臣良将,韩信,张良,萧何,这些人要么归隐,要么就刘邦赐死。
其实作为帝王,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这些好兄弟,都是帮助他们打江山的人。只是这个时候他需要人治理江山,没有规矩,就不能立足。不先管好自己人,又怎么能去管别人呢?而历史上,打江山的好兄弟,到最后几乎没有多少,能够成为定江山的良臣。
其关键原因,就是不能在不同的时期摆放好自己的位置,王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能在不同的时期,改变自己的位置,因此受到了隋文帝的不满,造成了自己的死亡。
臣僚的推波助澜
王谊在平时也没有给这些臣僚打好关系,跟他关系好的是一个什么人呢?此人是上柱国元谐,两人都是元老,平时的谈过,都是感叹杨坚现在对他们的疏远,并没有在新兴的臣僚中打好关系。所以在一个人弹劾他之后,发现杨坚还是希望听到这种声音的。
就有人接二连三的出来弹劾他,竟没有人出来帮他说话,这说明此时杨坚,对他已经是心有芥蒂,而他却不自知,依然我行我素。这让臣僚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借口,其实臣僚的这些弹劾,也是给杨坚一个借口,这也是造成王谊最后结局的原因之一。
王谊缺少反思
其实杨坚并没有因为一件事情,就赐死王谊,而是多件事情累加,造成了最后的结果。在第一次杨坚找王谊谈话的时候,他就已经应该反思了。
但是他没有,反而是变本加厉,想要用以前的兄弟之情来要挟杨坚,将杨坚架在道德的烈火上烘烤。但是他忘了这个时候的杨坚是君,他是臣,他不进行反思,却想着反击,自然要触怒龙颜。
应该怎么做?
王谊是杨坚的亲家,但是他还是被被隋文帝赐死,上面这些,都是他犯的为臣大忌。那么他当时应该怎么做呢?第一立刻重新确立两人关系的定位,不管两人是亲家,还是兄弟,但是现在两人是君臣,所以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先要自己思考。
第二多找原因少抱怨,抱怨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反而是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加剧矛盾的激化。如果当时他意识到情况不对之后,立刻闭门思过,改变两人的关系,即便是什么都不做,也比抱怨要强得多。
第三搞好臣僚关系,在关键的时候,多一个帮自己说话的人,就会少一个落井下石的人。在最后的时间,竟然没有人帮自己说话,显然他在臣僚关系这方面,做的还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