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项羽,亦是如此。李清照曾写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王安石则这样认为“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那么在你心中,项羽是什么样的呢?
项羽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
我们知道,中国以前是有贵族的,这个贵族就是秦秋战国时期的四个阶级:天子、诸侯、大夫、士。
能产生贵族,主要是因为搞的分封制,分封制才会产生贵族。郡县制产生的是士大夫。贵族是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负责,士大夫是忧君王事。
像春秋时期,就有很多贵族精神。
最有名的就是宋襄公,两军交战,楚军渡河过来,楚军的实力远在宋国之上,宋国唯一的希望是趁楚军渡河时进攻,但宋襄公放弃了这个选择,而且他说了一长串的道理:君子不重伤,不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打仗不进攻受伤的人,不抓未成年人或者老人,不在险要设埋伏。对方不成列不进攻。
到了后面,所谓的军事家,就是反其道而行,专打受伤的,攻击弱的,会设埋伏那是兵法大师,搞突袭运动战是兵不厌诈等等。
这些从技术层面,是很厉害的,但跟贵族精神是不匹配的。贵族就是你站好了,我站好了,我们比吧,赢的离开,败的躺下。
所以春秋以前的战争,都是不超过三天,大家打完就走,这样损失不会太大。而且对方败了,不会抓人家的国君,追了三十里,就不会继续追等等。
那到了秦末,这些贵族精神基本快完蛋了。就项羽身上还剩一点,你看他打仗,从来不搞什么埋伏偷袭的,也不像刘邦一样,搞迂回。
就是面对面死磕,把船沉了,锅砸了跟你打。
再到后面,鸿门宴,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杀了不省事吗?这就是贵族精神,不杀一个已经服软的人。
项羽兵败,为什么不渡乌江?就是因为不愿再起江东兵,无脸见江东父老,这就是羞耻感。
这跟韩信钻裤裆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精神世界。所以韩信不为项羽所用,是因为两个人不是一伙的,世界观就不同。韩信为刘邦所用,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同一种人。为了胜利,可以放弃一切原则的人。
楚汉之争,是平民与贵族的决定性较量。最终,平民胜出,贵族退场。
项羽乌江自刎。
从此,中原再无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