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习俗漫谈:除了赏月吃月饼,各地区和民族如何庆祝中秋呢?

2020-09-16 10:51:23 作者: 中秋习俗漫谈

中秋节于中国人而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它沉积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良辰佳夕,玉兔东升,全国各地的赏月风俗也是特色纷呈。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民族的中秋节,都带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在中秋之夜到来之际,再次细品中秋话团圆,了解这些风俗各异的中秋习俗。

蒙古族“追月”

与中秋有关的秘密,大多都藏在月亮里,蒙古族庆祝中秋的方式,自然也与“月”有关,这一场驰骋草原的“追月”活动,是蒙古族特有的习俗。中秋的夜晚,蒙古小伙跨上骏马,在一轮皎洁的银白色月亮下尽情驰骋,他们不“追”到月亮西下,这一场骏马驰骋的活动也绝对不会停止。

近些年来,除了声势浩大的“追月”活动,蒙古族又兴起了一种中秋燃灯的庆祝方式,每一年的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点起一盏竹扎灯笼,孩子手中也一人拿着一盏灯笼,互相比较谁的更好看,这也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乐趣。

苗族“跳月”

苗族的中秋风俗,也与月亮有着紧密关系,按照苗族的传统习惯,他们在中秋之夜要“跳月”。中秋的晚上,皎洁的月光洒落在苗族山寨的角角落落,男女老少都相聚于山林空地上,他们在这里载歌载舞,举行着热热闹闹的“跳月”活动。

这个活动的来源,与一个古老传说有关,苗族神话故事里的“月亮”是一个年轻憨厚的小伙,有个年轻的苗族姑娘名叫水清,她爱上了月亮,为此她拒绝了99个小伙子的求婚,但是她想要和月亮在一起,还要通过太阳给她制造的各种磨难。

经历过艰难险阻的水清,最终和月亮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从此以后,彝族的青年男女都会通过“跳月”,来寻找自己的心上人。

土族大月饼

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土族,他们的中秋盛行“打月亮”的活动。中秋的之夜,土族人用盆子盛满清水,这样一来,那一轮遥远的月亮倒影,就出现在了这一盆清水之中。他们拿起小石子,不停地打水中的月亮,这就是“打月亮”的活动。

除此之外,土族人家的大月饼,也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美食。这个大月饼的尺寸直径有一尺之大,等到月饼蒸熟出锅以后,形状宛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八月十五的晚上,土族人将这个大月饼和瓜果摆在桌上祭祀明月,祈求吉祥如意。

白族渔潭会

苍山洱海的美景之中,生活着白族。每年的八月十五,白族都会相聚于云南邓川县沙坪一带,他们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相聚于渔潭坡赶集,在这里举行热闹非凡的渔潭会。

这个热闹的聚会,与很久以前的一个传说有关,忽必烈带兵攻打大理,当他的军队到达渔潭坡时,发现整个大理国都藏于云雾之中,军队无法行进。这时他的军师耶律楚才对忽必烈说道,大理有佛祖庇护,倘若军队进入大理不杀无辜,爱惜百姓,这云雾自然会散去。

忽必烈诚恳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后,天气突然放晴,军队进入大理城谨遵诺言,后来,渔潭坡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闹的赶集的。尤其是在中秋前后,白族的百姓都会到这里来唱歌跳舞,共庆中秋。

舞火龙

除了各民族之间中秋习俗不同以外,各个地区也有着全然不同的中秋夜风俗。比如在广州、香港等地,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开始,就会举行连续三晚的“舞火龙”活动,当属铜锣湾大坑地区的舞火龙最为热闹。

那条火龙长达70多米,龙身共有32节,火龙上插满了长寿香,舞火龙的人在这个中秋之夜,在大街小巷的灯光与锣鼓声中欢腾起舞,带来了热闹非凡的景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