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维 (1595年-1646年),字玉笥,浙江东阳人。曾任明末 江南 十府巡抚,后任兵部尚书。
张国维和其他读书人一样,理想就是读书进仕,为国建功。明天启元年(1621年),他参加浙江乡试,名列全省第七,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为二甲第十二名进士。中进士后,他回家乡拜见致仕在老家的前南京 兵部尚书 许宏纲,从早晨等到中午,许宏纲就是不出来,张国维不急不躁,耐心等待。直到晚上,许宏纲才出来会见,一见面他就说:“我观察你很久了,有人说你等久了必然急躁,然而你没有急躁;中午没吃饭人必疲惫,而你并不疲惫。人不急躁能忍事,人不疲惫能任事。以后你就是国家之人才。”
明崇祯七年(1634年),大明朝在风雨中飘摇,张国维临危受命,驻节苏州。他不知疲惫,亲力亲为,抓水利建设。他巡视农田,没有当地官员陪同,没有前呼后拥的仪仗,而是“单骑驰驱”。他巡视河道,没有人鸣锣开道,是“单舸巡汛”,探溯河流走向,绘制水图。张国维常常是清晨骑马巡视田间,直到中午。自张国维后,苏州再也见不到这样“单骑单舸”的巡抚。这一精神在当地的反响特别强烈,认为官员下乡也应像张国维一样,不必事先通知,站站迎接,不必前呼后拥,兴师动众,“一骑一舸”足矣。
张国维任巡抚六年,是大兴水利的六年,也是取得农业丰收、江南百姓生活较为安定的六年。当时华北、西北大局糜烂,而江南相对平静,这与张国维的出色工作有密切关系。当时山东遭受大旱灾,民不聊生,大米涨到8两白银一担,而苏州连年丰收,大米仅3.5两白银一担。张国维急国家之所急,以解救饥民为己任,将苏州大米经京杭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山东济宁,加上运费每担只售4两白银,有力地抑制了物价。他在山东,广开粥厂,救活百姓达百万人之巨。张国维还是一个水利专家与运输专家,他将他的治水经验写成并刊刻了一部70万字的《吴中水利全书》,为我国古代篇幅最大的水利学巨著。一个巡抚,能写出有关水利的鸿篇巨著,在明代官员极为罕见。
崇祯十七年,张国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14天后他到苏州,从北京传来消息,崇祯皇帝自尽。接着清兵占领北京,在国破家亡之际,张国维没有投降,对 清军 节节抵抗。1645年,南京陷落,张国维请朱元璋十四世孙 朱以海 在绍兴监国,他坚守钱塘江南岸,前后达一年之久。1646年5月,张国维退到东阳,在东阳的陷坑岭作最后的抵抗。这年六月,清军前锋到达陷坑岭下,张国维知道大势已去,救国无望,决心以死殉国。
张国维从容布置后事,取来白绢一幅,在白绢上写下三首诗,一首为“负国”,一首为“念母”,一首为“诫子”,然后在绢尾落款:“大明遗臣张国维绝笔”。他对仆人说:“对太夫人不要说我已死,只说我已远逃而去。我死后,将我的遗体坐在中堂,等到清兵见到我的遗体后方可入殓。”接着他将明朝官服穿戴整齐,从容投入府内水塘。家人将遗体搬来,坐在中堂太师椅上。不久,清军骑兵到达,见张国维端坐大厅,面色如生,有的叩头拜谢,有的痛哭不已。
清军为何会跪拜张国维?原来清军中的骑兵多为山东济宁人,当年曾得到张国维在济宁的施粥而得以活命,见到救命恩人后,良心发现,下跪礼拜。清兵感恩张国维,东阳没有像扬州、嘉定、金华等地那样,惨遭屠城之灾。张国维有三个儿子,长子张世凤抗清被俘,不屈而被杀死于钱塘江畔;另一个儿子因病去世,只留下小儿子张世鹏,被关押在清军牢中。清军的 浙江总督 张存仁敬佩张国维的气节,不忍心他断绝香火,将张世鹏放了。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2年),乾隆敬重张国维的气节,赠给他的谥号为“忠敏”。“忠”是鞠躬尽瘁、至死不渝,“敏”是见义勇为、杀身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