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所有的情感,似乎都能在诗词中找到共鸣。
无论是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还是人生际遇的坎坷不平,或多或少都能在诗词用中找到一丝踪迹。
一、唐伯虎: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剪梅》节选 明 唐寅
或许提到唐寅,多少对他不太熟悉,但是提到唐伯虎,很多人就熟悉了,很多人认识他大约都是因为"唐伯虎点秋香"这个美丽的故事而来。
历史上,其实是有秋香这个人的原型存在,她本名为林奴儿,这两人年龄相差二十岁,怎么看都不像是有故事的人。
说到唐伯虎这个人,历史上的他,能文能武,说是文武全才也不为过。
文学上,擅诗文,他的诗多是题画和感怀而作,多运用俗语,通俗易懂,著有《六如居士集》。他因科举舞弊案受牵连,一生坎坷,他才华横溢,画名更显,书法也略有成就。这样优秀的人就应该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思念一个人,眉头紧锁,像山峰耸起,脸上的几点泪痕,不能自已。
从早上到晚上,微坐在窗前,看着那天上飘过的云彩,看着夕阳下的云霞。走走停停,脑海里想的都是你呀,坐着时思念的还是你呀。这是一首闺怨词,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写尽朝暮之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心上人。
二、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 送钱穆父》节选 宋 苏轼
他的一生,少年成名,仕途之路起起伏伏。年少时期,随父进京赶考,文章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青睐,并扬言说:"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在欧阳修的极力称赞下,苏轼在当时的文人圈崭露头角,一时之间名动京师,后因母丧回乡守灵,回京后一路升迁至大理评事等。
四年后,父亲去世,兄弟俩扶柩回乡,守孝三年,再回京时,正遇上新旧政党之争,他的许多朋友,包括恩师欧阳修在内,因与变法党(新党)一派政见不和被迫离京。之后,他上书言新法弊端,惹宰相王安石不满,于是自请外放。
几年后,因乌台诗案被捕,新党欲致其死地,亲朋好友之间多番游说,就连意见不合的王安石都替他求情,最终才免于杀身之祸。
在这之后,他的仕途几经沉浮。或许是经历的多了,很多东西都看淡了,才有了他那开朗的性格和豁达的胸襟。
想起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我的心里甚是惆怅。在送你离开的路上,月色暗淡云色微茫,思来想去,人总是会离开的不是?
所以喝酒的时候何必皱着眉头呢?
人这一生啊,就像是一座旅店,我们都是这路上匆匆而过的行人。这本是一首赠别词,不像其他赠别词一般凄清哀婉,反而处处透露着洒脱。
知己相逢,就该是开心的,相逢就会有别离,纵然离别在即,也无须伤感,人的一生本就如此,大家都是过客,所以不必伤怀。虽是赠别诗,但其中也有丝丝对仕途不顺的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感慨。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